真相不重要?馬其頓青年靠老作日入2萬 兩招寫瘋傳假新聞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美國大選期間,有不少假新聞在網路上湧現。這些假新聞原來有不少來自大西洋對岸,馬其頓幾個青年的手筆。這些假新聞被瘋傳,令青年最高峰時期可日入3000美元(約2.3萬港元)。

製作假新聞飽受批評,Google及Facebook亦着力打擊。(Getty Images)

製作假新聞飽受批評,Google及Facebook亦着力打擊,然而馬其頓一個小鎮卻視之為一條財路,以此賺取高薪。馬其頓小鎮韋萊斯(Veles)在去年就建立了至少140個美國政治網站,藉着特朗普支持者的狂熱帶來商機。其中數名青年接受Buzzfeed訪問時坦言,他們毫不在乎特朗普,而自己的出發點純在於經濟動機。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美聯社)

  手法一:煽情標題 投其所好

假新聞作者亦指,要為網站帶來更多人流,Facebook廣傳不可或缺;而要在Facebook上得到青睞,則要針對特朗普的支持者,發佈煽情甚或錯誤的內容。作者從美國右翼網站中綜合甚至抄襲消息,改上煽情的標題,盡快貼到自己的網站上,然後分享到Facebook上以帶來流量。愈多讀者透過Facebook進入自己網站,作者可以在網站上賣廣告位賺取愈多收入。今年年初,韋萊斯小鎮亦有經營左傾或傾桑德斯的網站,然而受訪者指依然是特朗普的新聞收視最理想。

其中一名管理網站的大學生承認:「對,網站上的資料是差劣、虛假且誤導的,但想法是『如果這會令人按進去並有反應,就用它吧』。」

donaldtrumpnews.co是其中一個由馬其頓青年管理的美國政治網站。(網路截圖)

  手法二:翻炒舊聞當新聞

由小鎮韋萊斯網民管理的donaldtrumpnews.co,近日又有假新聞發布。網站聲稱特朗普當選後,福特汽車把生產線從墨西哥搬回俄亥俄州。雖然這的確是事實,但卻發生於2015年,網站卻把消息當成新聞發布。CNN於2015年八月,以〈福特把卡車生產線從墨西哥搬回俄亥俄〉為題發布新聞。假新聞網站在特朗普當選後數日內,一字不改地複製CNN舊聞報道,卻加上「自特朗普當選總統」等字眼,在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上瘋傳。然而若在Google搜尋該宗新聞有關字句,則會搜尋到CNN原文,令讀者因而得知文章真實發布日期。

縱然如此,假新聞在Facebook上依然成功「呃like」不少,據網站Trendolizer統計,單計其中一條假新聞,已於Facebook上獲得約16萬讚好。

小鎮韋萊斯古色古香,有不少老舊小屋。受訪青年指工作機會少,令他們不得不另尋生計。(網上圖片)

  慎選語言及資訊 方便社交網路廣傳

據Buzzfeed統計發現,在Facebook上選取3個政治立場極右的專頁,與3個極左專頁比較,發現極右專頁帶有較高比率的假新聞,多出約9個百分點。然而這些專頁在社交網路上擁有極大影響力,甚至比傳統媒體更為廣傳。《紐約時報》於八月報道指,這些專頁「開始建立及調整政治新聞的取態: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利用最有效的技巧,以及使用來自社會運動、倡議組織及傳媒的修辭語言,組合成全新而有力的混合體。」

  真假無分別 相信則成事實

《君子》雜誌的作者皮爾斯(Charles P. Pierce)認為,假新聞對政治的影響甚大,令資訊與偽資訊、事實與狂想等之間並無分野,「這一切都被視為同樣有根據,因為在這政治體系內的人,並無能力或意欲去分辨。」然而對不少人而言,社交媒體是他們主要的資訊來源,影響他們對世界及政治現況的觀感,就正如皮爾斯所言:「只要夠多人相信,任何事都是事實。」今年牛津字典所選的年度詞語或許正正是這個年代的寫照——後真相(post-truth),意指「於營造輿論之上,相較情緒或個人信念而言,客觀事實已較不重要」。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