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爆炸】人民怒言將官員問吊 部門卸膊誰要為死傷負責?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太陽如常升起,但陽光讓世人看清爆炸後的慘況。一場爆炸導致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幾乎夷為平地,部份土地「消失」,如同被炸出隕石坑,逾百人從此跟至親陰陽相隔。人民還沒來得及消化悲傷的情緒,便隨即爆發對政府累積長年的憤恨。據指爆炸緣於港口倉庫存放多年的爆炸物料硝酸銨(ammonium nitrate)。官員一直知道爆炸物料的存在,卻未有採取相應行動。到底誰要為死傷負責?

圖為2020年8月5日,法國巴黎有黎巴嫩裔群體舉行燭光晚會,紀念爆炸死者,一名女子手持寫有「我們為貝魯特流淚」的紙牌。法國總統馬克龍啟程前往黎巴嫩提供援助。(美聯社)

網民:掛起絞索 問吊官員

黎巴嫩本來已經因為經濟等問題而五勞七傷,這場爆炸幾乎震碎全市的玻璃,也震碎人民對國家和未來僅餘的希望。隨搜救人員緩緩清理散落一地的頹垣敗瓦,黎巴嫩人從震驚慢慢轉為憤怒——因為他們發現官員明知港口存放化學品,但超過六年也無人處理。

「#掛起絞索」(#علقوا_المشانق,或hang up the nooses)成為當地社交媒體的熱門標籤,意指要將政府官員問吊。電視台主播卡迪(Ramez al-Qadi)發文指出,「要不他們繼續殺害我們,要不就是我們殺死他們。」也有網民說,政客雙手沾滿黎巴嫩人的鮮血,不會再對他們仁慈。

硝酸銨從何而來?

根據傳媒整理的公開紀錄和文件,政府高官過去逾六年已經知道港口倉庫存放大量硝酸銨。2013年9月,一艘懸掛摩爾多瓦國旗的俄羅斯貨船運載硝酸銨從格魯吉亞前往莫桑比克,途中出現技術問題而被迫停泊黎巴嫩貝魯特。黎巴嫩官員拒絕放行,船主和船員最終棄船離開。

至於貨船的貨物則放置於港口。2014年6月27日,黎巴嫩海關時任總監致信法官,尋求處置貨物的方法。當地電視台LBCI引述現任海關總監指,海關隨後三年最少五次致信法官,尋求指引,並提出三個建議,包括出口硝酸銨、轉交軍方或轉售給私營公司。不過一直未收到回覆。

更多黎巴嫩貝魯特經歷大爆炸後的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5

港口部門卸責法官

港口由不同部門管理。港口管理局負責港口運作,由公共工程和交通部監督。至於海關則負責控制進出口貨物,安全部門也駐守港口。那到底誰要為死傷負責?

除了海關知道硝酸銨的存在,公共工程和交通部也知道,不過部長表明「呢單嘢唔係我跟開」。約半年前新上任的公共工程部長納賈爾(Michel Najjar)向半島電視台透露,事發前11日才透過最高國防委員會提交的報告知悉港口倉庫存有爆炸物料,「沒有部長知道機庫或容器內有什麼,而且這不是我的職責」。

納賈爾表示,他曾經跟進事件,不過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限制措施,8月3日才能聯絡到港口的總經理,並要求對方提交相關文件,讓他跟進。他指,爆炸後一日,即8月5日,發現部門曾最少18次致信法官,要求處置硝酸銨。不過納賈爾拒絕提供相關文件證據。他認為,是司法部門無採取行動,是他們的疏忽。

黎巴嫩法律專家薩吉耶(Nizar Saghieh)卻指,主要法律責任在於負責監督港口的部門,即是港口管理局和公共工程部,以及海關,「為這些貨物尋找安全地方安置明顯不是法官的責任。」

爆炸後黎巴嫩貝魯特一片頹垣敗瓦,點擊圖輯觀看:

+2

事發後,總理迪亞卜(Hassan Diab)宣布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意外起因。不過有人質疑,委員會由建制支持的政客領導,成員是最終要向政客交代的安全部隊首長,等同是「自己人查自己人」。普遍人也不相信能夠彰顯公義。

內戰結束以來,黎巴嫩政府一直因為貪腐和管理不善而為人詬病,事發港口也被稱為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巢穴」,指數十年來有巨額國家資金被盜。對當地人而言,黎巴嫩已經是失敗國家(failed state),他們對重建沒有奢望,只想挽救猶存的事物。很多人說,寧願離開國家,而非重建已經支離破碎的生活,不想再被另一次危機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