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核聚變項目工程「人造太陽」啟動安裝 習近平發賀信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該計劃啟動發出賀信。
人類最大的核聚變項目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7月28日在法國南部舉行安裝啟動儀式,開始了為期5年的組裝工程,這標誌着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英國《衛報》7月28日報道,項目參與國的代表當日參與了ITER的安裝啟動儀式。該項目由歐盟、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印度、日本和韓國聯合建設,共耗資200億歐元。
ITER總幹事比戈(Bernard Bigot)在啟動儀式上說,ITER項目帶來的潔淨能源將是「地球的奇跡」,核聚變提供的能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將改變運輸、建築和工業等行業的能源使用。
英國《衛報》指出,ITER項目旨在為大規模的核聚變提供概念實證,而不是為了未來的商業用途。該核聚變裝置包含數百萬個零件,將是首個自熱等離子體,預計產生的熱能將比投入的多10倍,遠遠超過以前的任何相關試驗,且過程中本身不會產生可導致氣候變暖的二氧化碳,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較少,料可為磁鐵和科學儀器供電。
ITER計劃的主要目的在於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核聚變過程,因此其核心裝置、可控制聚變反應的「托卡馬克」(tokamak)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中國參與核心部件製造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7月28日指出,ITER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中國於2006年正式簽約加入該計劃,承擔了該項目多個方面的重要工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8日在賀信中提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承載着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計劃實施以來,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勇挑重擔,與國際同行齊心協力,為計劃的順利推進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習近平特別強調,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國際科技合作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