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2016】村上春樹等足7年 為何還是折桂無期?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又來到猜猜誰拿文學獎的時候。與往年一樣,不論是日本還是國外,村上春樹的呼聲最高。自2009年起每一年村上都被提名,但可惜今年繼續輪「無佢份」。為甚麼?

今屆村上春樹繼續成為大熱,但仍再度落選。(Getty Images)

載至昨日(13日),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夕,英國博彩公司Ladbrokes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最新賠率,村上春樹仍以1賠5高踞三甲之內,甚至一度盛傳村上表示希望獲獎(村上今年在在Facebook上分享預測今年文學獎得主的賠率,被外界解讀成是「等夠了」);日本本土當然少不了大肆宣傳,再一次把村上春樹擺上檯。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幾乎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大家都在看村上春樹,似乎沒有其他選擇似的。那是因為不論香港、日本還是其他歐美國家,一般認識來自東方的名作家就只有他。說到去年得主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及前年得主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恐怕不少人都搖頭說不認識。

因大家真的只懂得村上春樹

雖然失禮,但論知名度,村上春樹在一般人心目中確實比近年獲獎的任何一位要高,但為何村上總是沒法獲獎?這個話題「老是常出現」,而每年都會有人跑出來解說一番,歸納出兩個理由:第一是評審的問題、第二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太國際化」。

諾貝爾文學獎的目的是為了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但外界普遍盛傳諾貝爾只會挑選「對人類做出卓越貢獻」,有着人文關懷,即所謂「大愛」的作者,人氣雖高但奇風的作家較難獲獎。

且因評審大都來自歐美國家,村上的原著用日語寫成,評審讀的都是翻譯作品,已多了一層隔閡,但更主要的是一種潛意識現象:當我們閱讀外國作家的文學作品時,我們希望閱讀到意料之外的「驚奇」,不過村上的作品非常世界化,作品中的舞台大都是大城市,並沒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簡單來說,同樣都是翻譯本,你看不出擁有強烈的日本色彩。

每年村上春樹都是大熱,他的新書每本都能大賣。(美聯社)

因全球化大賣 同因全球化失去諾貝爾獎

日本著名作者島田雅彦曾說道,村上的作品之所以如此燴炙人口是因為他的作品很「全球化」;他的作品不太刻意留下民族意識,因此能比任何書都容易暢銷世界。

過去日本曾兩度獲得文學獎,其中一人川端康成被譽為是當代最著名的現代文學作家。有翻譯家曾比較過川端和村上的作品,他指出川端作品內充滿了典型的「日本符號」,如富士山、庭園、櫻花及清酒等等。當年瑞典學院發表川端獲得文學獎的主要原因,是他以卓越的感受性,表現了日本人的心靈精髓。但相反村上的作品卻沒甚麼「日本性」,如他在《挪威的森林》中這樣寫道:「在我眼裏,春月里的櫻花宛如從開裂的皮膚中鼓脹出来的爛肉。」與日本傳統思想大相徑庭。

人人對櫻花的感受不同,外國人欣賞櫻花不會讀出日本人的「物哀」感性,更不會與自然和神靈等聯想在一起。村上對櫻花的解讀,或會讓不少人覺得奇妙。而實際包括日本人在內,也不完全認同村上春樹的作品。一些經常在村上的作品中出現的標誌,如「自我陶醉且的男主角」和「過分生動的性描寫」,都令部分人卻步。然而活在今天大城市下,這可能正是不少人渴望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