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報告:香港官員迎合中央 自治遭削弱

美國國會報告:香港官員迎合中央 自治遭削弱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1月8日發表2019年人權年報,指過去1年中國限制香港自由及削弱當地政治自治權,做法將對美國未來的對港政策產生影響。

報告提到香港的反修例示威,指觀察到香港從「一國兩制」所保證的自由受到削弱。報告亦批評香港警方使用過度武力,包括近距離使用防暴槍,傳媒遭警方襲擊,並且有選擇性執法和起訴的情況,又形容721元朗發生的是黑幫襲擊。

報告批評港府促進中港兩地經濟一體化的政策,包括高鐵一地兩檢、港珠澳大橋、大灣區規劃等,使香港自治權進一步遭蠶食,並引述意見指大灣區規劃會將香港變成「另一個中國城市」,難以令香港獲得美國特別經濟待遇。報告亦提到香港民主活動人士被禁止競選公職,而且特區政府對前一輪民主抗議活動的領袖提起刑事訴訟。

報告認為,從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影響力,以及香港官員樂意近閤中央政府利益,可見自治削弱的趨勢將會持續,而這個趨勢將對保護香港人民的權利和自由,以及美國對港政策的未來都有影響。

特區政府回應稱,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發言人表示,香港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對《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成為美國法律,表示極度遺憾,又認為法案毫無理據,損害香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和利益。

美發表宗教自由報告 特區政府強烈反對失實描述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美國發表《2021年全球宗教自由報告》,舉例指《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宗教自由受到影響,特區政府強烈反對,認為是失實描述。

《宗教自由報告》指,《基本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進行宗教活動的自由,引述法輪功人士指,國安法實施後政府的寬容度下降,又引述其他宗教人士指,國安法雖沒有損害進行宗教行為的能力,但關注法案生效後,一些活躍於修例事件的公民團隊與宗教團體自我審查的情況。

報告提到,曾撰文反對實施國安法的浸聯會會長羅慶才,4月突然辭職對移居海外,稱「他擔心留在香港會遇到報復」,又提到好鄰舍北區教會停運。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社會得以由亂轉治。《香港國安法》確保香港特區能堅定不移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並清楚訂明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香港特區居民根據《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的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而《香港國安法》規定的四類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定義嚴謹,奉公守法的人士不會誤墮法網。」

特區政府發言人強調:「執法部門在《香港國安法》或任何本地法例下,均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關的人士或單位的行為而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