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失去耐心與中國起爭執 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將更艱難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印尼12月30日指控中國船隻進入其專屬經濟區海域,引發與中國的外交風波。有分析認為,這將使得「南海行為準則」談判更加艱難。

香港《南華早報》2020年1月2日報道稱,澳洲國立大學東南亞安全專家雷蒙德(Gregory Raymond)表示,我認為新的一點是,印尼外交部非常明確地表明中國的「歷史主權主張」,稱其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一致,尤其與2016年的南海仲裁結果不一致。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安全問題高級研究員拉克斯馬納(Evan A. Laksmana)說:「在以前發生的和類似的海上事件中,雅加達提出了外交抗議,但是入侵繼續發生。迄今為止,印尼一直對中國侵入其水域保持克制和耐心。但海上事件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中國官員繼續聲張歷史捕魚權利,但是國際法認為這是不合法的。雅加達在這方面的耐心可能正在消失。」

美國蘭德公司防衛分析師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認為,未來幾周,中國將逐步緩和緊張局勢,以防止印尼成為中國的永久對手。但從長期來看,隨着中國繼續維護其捕魚權,兩國關係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緊張。

格羅斯曼還說:「同樣奇怪的是,在東盟與中國即將就『南海行為準則』結束漫長談判的同一年,北京卻挑戰印尼的底線,這甚至有些魯莽。」

他說,中國對這一事件的反應可能「無意中促使」印尼站在越南一邊,呼籲東盟就一份嚴格且有約束力的解決爭端文件進行討論。

針對印尼與中國爆發外交爭執,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表示,中國與印尼沒有南海島礁爭端,但有專屬經濟區重疊爭議,雖然印尼從來不承認這一爭議。許利平還分析稱,印尼炒作中國船隻進入爭議海域,源於印尼社交媒體,背後目的之一是為「中國威脅論」搖旗吶喊,與南海周邊國家主權申索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