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特朗普貿易戰讓步 美媒直呼中國強硬派勝利

撰文:聶振宇
出版:更新:

「談妥」第一階段協議後,中美相互喊停原定於12月15日上路的關税。中美初步貿易協議意味着什麼?美國《紐約時報》12月16日刊文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貿易戰上的首次退卻,把勝利送給中國的強硬派。

《紐約時報》認為,協議達成似乎證實許多中國官員看法:如果市場下跌,或者農業州支持者遭受太多損失的話,特朗普會放棄貿易戰。也讓中國在2020年或者更遠的時間拒絕任何進一步讓步的可能性變大。圖為6月29日,特朗普(左)與習近平在日本大阪G20峰會會晤後,雙方同意繼續重啟貿易談判。(Reuters)

成敗取決於北京

在12月15日談及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證實,雖然協議文本還需要進行翻譯和修訂,但已「全部談妥」。

萊特希澤透露的協議部分內容顯示,2020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將增加1倍,若該協議執行順利,則將在第2年增加近3倍。中國還承諾在未來兩年內至少會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其中農產品的總價每年將增加到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

德國之聲稱,這個協議既沒有像北京希望的撤銷舊關税,美國農產品購買實際總量也只是單方放話。這一劑「止痛針」會有多少效果仍然存疑,因為至今文本和相關細節都沒有公布。中國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稱,貿易戰的代價「相當可觀,且影響深遠」。

按照萊特希澤說法,兩國官員仍在確定正式簽署協議的日期,而協議成功與否取決於北京官員。「到最後,整個協議是否有效取決中方而不是美方官員的決定。如果是強硬派做決定,會是一個結果;如果是改革派做決定,也是我們希望的,又是另一個結果。」

+7

中國強硬派的勝利

對於中美「談妥」第一階段協議,《紐約時報》12月16日刊文批評特朗普讓步,警告這可能會導致一場更持久、更棘手的貿易戰,以及中國對經濟改革的強硬抵制。

特朗普在概述中美兩國達成的初步貿易協議包括,推遲1,600億美元中國製造的商品加徵新關税,首次同意大範圍降低對中國商品已徵收的關税,把對服裝等每年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的關税減半。這對2018年曾把自己描述為「關税人」、信奉貿易保護主義的總統來說,是一個驚人的180度大轉彎。

白宮把這個協議稱為一場勝利,表示中國將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但美國在長達19個月的激烈紛爭中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彌補起來並不容易。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他的強硬派支持者可能會認為,這個協議表明他們2019年春季以來所採取的強硬立場是正確的。當時,中國温和派人士與美國達成的協議告吹。從那時起,中國一直要求即使是達成部分的協議,也要包括取消關税。美國官員對這個要求先是反對,後在內部進行了辯論,最後終於答應了。

7月3日在上海舉行的談判中,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加入。鐘山作為一位強硬談判代表的名聲遠揚,被一些美方人員視為比中國副總理劉鶴更像一個強硬派。圖為9月29日,鐘山參加記者會回答有關中美貿易談判問題。(新華社)

從本質上講,貿易戰打了一年半後,中國似乎找到了一個制勝的策略:保持強硬,讓特朗普政府與自己談判。這種政策變化最終可能會鼓勵北京進一步拖延談判,以達成對中國儘可能有利的協議。更廣泛地說,初步協議的達成可能會讓已經被削弱的中國温和派進一步邊緣化。

「從長遠來看,美國將不得不解決中國政策造成的產業失衡所帶來的實際影響,而不僅僅是政治影響,」為中國和美國企業提供諮詢的阿倫特—福克斯律師事務所(Arent Fox)國際貿易律師麥克尼爾(Malcolm McNeil)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