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報道三國領導人會晤出現差異 北京回避重要問題

撰文:何瑞瑩
出版:更新:

綜合媒體12月10日報道,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即將於12月24日召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將出席會議。不過,對比三國官方通稿可以發現各國的報道呈現出不小的差異。

中方通稿相較其他兩國明顯更加慎重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12月11日報道援引12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講話,中央電視台(CCTV)也在當天上午報道12月24日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將於成都召開會議的消息,既未提到會晤的具體日程,也未宣布韓日首腦訪華時間。

韓國青瓦台則於12月10日宣布,文在寅將於12月23日至24日訪問中國,三國領導人將重點討論三國間的實質性合作方案,同時就東北亞等主要地區和國際形勢進行深入討論,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等相關議題也包含其中。

雖然未提及首腦雙邊會晤相關內容,但韓國媒體積極對首腦會晤進行猜測。

韓聯社12月10日報道預測稱,文在寅訪華期間可能會分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安倍晉三,並在同習近平舉行會晤時尋求中方在阻止朝鮮發射人造衛星或洲際彈道導彈等挑釁行為上發揮作用。

韓國《朝鮮日報》12月11日報道也稱,文在寅將同習近平、安倍晉三舉行會晤。儘管訪華日程較短,但文在寅此行任務重大,需要討論韓中日、朝鮮問題等交錯的難題。

日本媒體則更加積極、主動地對三國領導人會談、日中首腦會談進行報道,並特別強調日中兩國的友好關係。

日本共同社於12月3日便宣布,安倍晉三將於12月23日至25日訪問中國,舉行三國首腦會談及同中韓兩國領導人的雙邊會談。日本《每日新聞》12月10日報道,安倍晉三將於25日同李克強一道視察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還特別指出這是為2020年習近平訪問日本預熱,特別強調兩國的友好關係。

目前「習文會」能否舉行還是未知數。圖為2018年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巴布亞新畿內亞莫爾茲比港會見文在寅。 (新華社)

中國為何對領導人雙邊會晤避而不談?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韓國青瓦台發言人在12月10日提到,韓中雙方正在積極推動兩國首腦舉行會晤。也就是說,習近平和文在寅能否實現會晤目前尚不清楚。但習近平和安倍晉三舉行會晤的事情基本「板上釘釘」,北京對此依舊持慎重態度,背後原因令人關注。

韓國《東亞日報》12月11日報道分析稱,儘管中日韓首腦會談在成都舉行對中國來說是重大活動,但主持會議的是李克強而非習近平,並且習近平能否同文在寅舉行會晤仍是未知數,因此不便大力報道此事。

此外,中國目前因香港、新疆及貿易談判等問題與美國矛盾日漸加深,同時考慮到朝鮮近日連番警告將走上「全新道路」,如此敏感時刻北京不想刺激到任何一方,因此有意剋制對對韓中日首腦會談及領導人雙邊會晤的報道。

韓國《朝鮮日報》12月11日報道指出,文字愛此行需要在韓中領導人會談中就「薩德風波」及由此引發的中國「限韓令」同中方取得積極成果,儘管文在寅此前一直向中方解釋部署「薩德」系統同朝核問題密切相關,但中方的態度未見改觀。

而北京似乎計劃將文在寅就任後尚未成行的習近平訪韓及「薩德風波」聯繫起來。也就是說,若「薩德」問題得不到解決,韓國政府推進的習近平2020年4月訪韓不過是一個「幻想」。在中日韓首腦會晤結束後,對韓國來說,將會發生習近平訪日但不訪韓的「外交事故」。

韓聯社指出,文在寅將要求習近平說服朝鮮停止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或核試驗,中國則有可能要求韓國政府參與「一帶一路」,並對韓施壓做出「美國還是中國」的抉擇。截至目前韓中兩國分歧仍然很大,現在來看能否舉行「習文會」仍不能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