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卜睿哲:一國兩制被濫用 示威者有數個策略失誤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前,11月18日,布魯金斯學會官網刊佈了美國知名亞洲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題為「香港城市的安魂曲」(A requiem for the city of Hong Kong)一文,分析本港今次示威的起源及特點。
卜睿哲稱,北京令「一國兩制」被香港精英濫用,成為當下社會動蕩的重要起因,而激進政治人士亦濫用了北京賦予的自由,創造出被北京視為危及國家主權的嚴峻挑戰。
香港精英知道問題 但不願糾正
對於有指造成香港當前危機的原因,是社會及經濟不平等,卜睿哲認為這種想法有道理。他在文中指出,香港是世界上財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但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樓, 因而無法成家立室,這種經濟及社會不平等已存在數十年,但當局對此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文中直言,香港有不少精英都知道如何糾正這些不平等問題,但卻缺少了政治動力,主因有二:第一,大多數企業精英不願意分享個人財富;另一點是,中央政府認為,透過商界精英及公務員領導的管治,能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為回報,中央政府讓富商保留自己的財富,並限制人民選出領導人的權利。」
然而,卜睿哲認為此策略具有致命弱點。北京在《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讓香港擁有獨立的司法制度、法治、以及公民與政治權利,以至1997年回歸後,香港這個「純粹的經濟城市,已成為一個非常政治化的城市。」港人亦渴望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力,並意識到這是減少政治及經濟權力集中的唯一途徑。
對昔日運動的反思
卜睿哲將今次反《逃犯條例》示威,與過往兩次重大政治運動(2003年反23條遊行及2014年「雨傘運動」)對比,指出幾處不同。
卜睿哲認為,2003年時,示威者遵守公眾遊行集會的法律規定,北京和港府很快便予以妥協。2014年時,示威者雖然沒有遵守公眾遊行集會的法律規定,包括佔據交通要道,也存在一定暴力行為,但整體運動是和平的,北京也在最後時刻做出讓步,提出階段性政改方案,可供香港最終走向全面民主,然而激進示威者當時拒絕北京該妥協,溫和示威者也默許了激進示威者。(卜睿哲亦認為北京的讓步或許來的太晚,以至於未被示威者正視。)
卜睿哲認為相較於前兩次重大政治運動,今年的情況有幾點不同。
今年運動的幾大特點
第一是港府後知後覺,沒有意識到民眾對經濟及政治問題的不滿情緒仍在表層,硬推《逃犯條例》點燃新一輪示威的火花。港府作出讓步之時已為時已晚,亦難讓示威者認同政府讓步的價值。
第二,較激進的示威者在今次運動中採用不同戰術,他們以「流水式」打游擊戰,在城市四處流動。同時,部分示威者的暴力程度大幅升級,從卜睿哲遠距離觀察,「示威者多次挑釁警方,以至於形成了攻擊和反擊的惡性循環。」
示威者的策略性失誤
卜睿哲續認為,示威者犯下幾個策略性失誤:首先是港府作出讓步時,示威者或是不懂得適時收貨,或是試圖通過延續抗爭,從而排除妥協的可能,以最大程度破壞香港現行制度。他認為,示威者「無大台」的組織方式,令不妥協的立場得到強化,無從判斷行動何時收手,也令示威者的做法只能換取愈來愈少的來自政府方面的讓步。
卜睿哲還指出示威者誤判了外部勢力的意圖,一方面不理解習近平對國家安全「近乎偏執」的顧慮,不理解自己的做法會加深這種顧慮,以至於激進示威者的做法令得強硬派的主張在北京愈發得勢;另一方面,示威者同樣也不了解,雖然部分美國領袖在不了解香港運動暴力一面的情況下對運動表示了高度支持,但握有最終決定權的特朗普事實上不在乎民主、人權和法治,只是希望在與中方的交易中採取選擇性綏靖的手法。
能否繼續為國際金融中心?
卜睿哲指,「一座自由城市與一個列寧主義國家,或許終究是無法並存的,我們永遠無法確認」。隨着香港商界精英利用「一國兩制」來致富,而激進的政治人士亦利用北京給予的自由挑戰中國主權,中央政府可能會從根本上削減香港自由,並實施嚴格控制,以確保這種危機不會再發生。
在這樣的政權下,香港能否以國際金融中心的身份繼續生存,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