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現金的世界 為何電子付款仍未普及?
小時候收第一筆零用錢時,父母會給一個打不開的豬仔錢罌,每天「餵」一點零錢,到有需要時就能「宰」了肥肥白白的豬仔,掉出一堆閃亮亮的硬幣——這就是過去一代人對金錢的觀念。新一代人的金錢不在錢罌裏,由銀行戶口、八達通、遊戲點數等一串串數字組成。一日下來,其實九成的交易都可以流動支付完成,然而我們依然不厭其煩,在櫃員機前排隊提款、在商戶裏逐個毫子掏出。現金麻煩,但難道我們總是「愈難愈愛」?
Apple Pay進攻香港逾一個月,廣告不斷令社會熱議,爭相試玩,媒體亦立即上載試用Apple Pay付款的片段,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對這種流動支付技術,香港本來就不應陌生,就如八達通、Visa PayWave等十分常見,其他付款模式如網上銀行轉帳、PPS、支付寶等……其實電子貨幣早融入港人的日常生活。然而相對於走在前端的地區,如瑞典、丹麥等,香港人對現金依然迷戀不捨。
現金找零錢麻煩,常因沒有零錢、現金不足而苦惱;現金容易遺失,掏錢時掉出一兩個硬幣是常事;現金散亂,洗過的衣衫袋中還翻出20元,丟三落四的還在抽屜深處找到100元利是。
德國人:別碰我們的現金!
然而隨着愈來愈多流動支付產品加入戰團,香港近年的流通紙幣發行量卻不跌反升,今年5月流通銀行紙幣總值3,817億元,由2012年至今平均按年增加9.8%。
迷戀現金並非香港獨有,德國亦如是。當地政府今年2月宣布,限制現金交易的金額上限為5,000歐元,希望把德國逐漸轉化成無現金社會。然而德國甚受歡迎的小報《Bild》立時還擊,頭條大題「別碰我們的現金!」其他政黨及團體亦反對措施,指其侵犯個人自由及私隱。
德國政府明確表示,無現金社會有助打擊罪案,就如歐洲委員會外交高級政策員杜林(Sebastian Dullien)所言,整個歐元區有1萬億現金正流通,等於連同孩童在內,每人平均有3,500歐元現金在手:「一家四口就會有1.4萬歐元現金在手,但我從不帶着這麼多的現金,亦不認識有人會這樣做。所以一定有人手上持有極大量現金,而可能這並不完全合法。」政府亦有其道理,而做法亦是大勢所趨,但市民並不領情。
根據美國聯儲局數據,現時德國八成交易都使用現金,而每名德國人的銀包裏都有約123歐元的現金,是澳洲、美國、法國等地近兩倍。歐洲央行研究認為,德國人覺得使用現金更能掌握財政狀況,亦有說現金的匿名性質甚得德國人歡心。在2011年,德國僅三分一人擁有信用卡,而其中大部分都鮮有使用,而2013年,不足兩成的交易是以銀行卡支付,遠低於英國近六成比率。要發展到無現金社會,需要各方配合,然而各方又有動機配合嗎?
科企藉機入局 動搖金融業
流動支付的興起,為金融銀行業帶來缺口,不同公司搶先加入,其中除了行業本身的龍頭外,亦有不少科技公司及網路購物平台,乘着此潮流,以自身的技術及客戶數據庫為優勢,進入流動支付這領域,沾手金融行業,動搖銀行本身的優勢。
銀行本來因代客戶執行交易買賣而生,同時保管存戶金錢,發行支票、貸款等,賺取利益。然而新科技挾着龐大的客戶資訊攻入市場,挑戰銀行不能倒的地位,如阿里巴巴的網上購物平台背景,加上支付寶,令它擁有巨大客戶資料庫及交易數據,從中更可整理出用家的信用資料;騰訊是廣為大眾使用的電子通訊軟件,亦令它於滲透率上掌握了先天的優勢。這些資訊在大數據時代裏,就是上好的利刃,不但有助公司判斷,更能有效行銷,擴大客戶群。
銀行另一個角色:借貸融資,亦被流動支付帶動的金融科技蠶食。P2P網路金融的興起,衝擊了銀行作為貸款人的地位,個人亦可藉由平台籌募資金,如助初創公司起步的Kickstarter及個人借貸平台Lending Club等,均不需經由銀行。縱是兌換外幣,亦可由身在異地的兩人自行協議匯率交換外幣,銀行的中間人角色逐漸式微。
回望傳統銀行,向來被動等待客戶自己上門,行銷宣傳方面着力不多。然而新競爭的加入,則填補了它們的不足,動搖它們的地位及利益。
另類貨幣冒起 影響市場穩定
除了銀行外,現金的地位下降後,電子貨幣冒起亦同樣為另類貨幣製造空間,使政府發行的貨幣不再是唯一選擇,挑戰政府的貨幣控制權,擺脫中央銀行,自行發行貨幣並以此交易。情況有如遊戲點數交易,有價有市,然而這些點數卻不只用於虛擬世界之中,而可換取實物。例如希臘東部城市沃洛斯(Volos)去年則因缺乏歐元現金,開始用電子貨幣TEM作日常交易,在加稅及減薪中求存,在平台上可交易貨物、修水管服務、英文課等,自成市場。TEM有其地域限制,未能通行各地,但如比特幣般跨國有用家,其影響力就大得多。今年6月,比特幣價格最高一度達719美元,2013年更一年暴漲100倍,然而比特幣泡沫多次爆破,2015年則1個月大跌四成,引發骨牌效應,相關金融機構相繼結業。
如要完全取代現金,系統保安、維護及身分認證則非常重要,背後的成本亦相當高昂。如丹麥則使用NemID電子簽署,確認用戶身分;中國央行則考慮設網路支付上限為5,000元人民幣,加上加強身分認證等措施,保障帳戶安全。然而政府的措施亦同時會帶來不便,阻礙流動支付發展,安全與進步之間的尺度拿捏甚難。
然而縱使難處甚多,但電子交易透明度高且有迹可尋,對政府的稅收有幫助,對銀行而言,亦有助減低前線人手、分行等運作成本。據巴西央行研究指出,完全不用現金支付,省下的成本可高達經濟總額的1%。相較政府及銀行,一般市民的態度才是大阻力。
當我們所有的交易都能追蹤,會造出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數據寶庫。
資料若遺失 私隱一覽無遺
一旦全面使用電子貨幣,所有交易的細節和金額均無所遁形。於市民而言,其私隱受到威脅,難以再匿名交易,一切都記錄在案。這些紀錄除了有機會落入政府及情報機關手中外,還有可能被傳至保險公司、稅局、借貸公司等手上。例如購物網站會把交易紀錄交給第三方支付,供其判斷可否容許延遲支付。再甚者,數據如落入罪犯手中,亦會令市民陷入網上欺詐的危機。
國際組織電子前哨基金會的社運總監賴特曼(Rainey Reitman)有一個鮮明的例子:「當我們所有的交易都能追蹤,會造出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數據寶庫。很容易就能想像一個大膽的離婚律師或政府特務,嘗試進入我們的財務歷史,為我們是誰大做文章。」賴特曼指出,富人比窮人更容易「買」到私隱:「無論是為交易設立公司,或以政治行動委員會(PAC)作政治捐獻。然而對一般人以傳統銀行戶口網上交易,則沒有匿名的可能。」
近一成人無戶口 邊緣人被忽略
而社會又是否準備好捨棄現金?現時不少流動支付軟件亦與銀行戶口或信用卡掛鈎,然而這些戶口卻未如想像中普遍。即使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有8%的人並無戶口,據顧問機構蓋洛普調查所得,近乎每3人就有1人沒信用卡,而千禧代較抗拒信用卡,因此「無卡一族」的比率更持續上升。
另外,無家可歸者、居於劏房或臨時房屋者等,沒有合適住址證明,令他們難以申請戶口。而對這些無戶口的人而言,現金交易愈來愈少,只會徒添他們的煩惱。鮮接觸科技的長者、負擔不起電子產品的窮人等亦會被排拒在外。假如全面使用電子貨幣,他們可能連買日用品、出糧都有困難。如此做法,是為交易設下門檻,小如一張八達通亦要50港元按金,遑論購買手機,令金融體系的包容性減低。
動機條件足 心態成窒礙
流動支付對個人及社會而言縱有風險,但依然愈來愈多地區加入行列,原因是流動支付對經濟帶來極大的推動力,令金融服務普及、促進資金流通,亦令消費者更易於消費,製造經濟增長。而實際上,使用現金亦需要成本,包括櫃員機的運作成本如解款費用等、因使用現金而無呈報流失的稅金,以及消費者的成本如前往櫃員機提款的交通費等。而這些成本愈高,地區就愈有動機轉變成無現金社會。據美國塔夫斯大學學者查克拉瓦蒂(Bhaskar Chakravorti)及其同事的研究指出,中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現金成本最高,較有動力推行電子貨幣,加上科技發展程度高,相當有潛質發展成無現金社會。
縱撇開科技成熟程度、政府資源等不說,在有利的客觀環境下,不少地區仍然固守豬仔錢罌,消費者的習慣及心理因素影響尤為顯著。始終要由數鈔票演化成數位,不安有之,不信任有之,要過渡到無現金的社會,似乎還言之尚早。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