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特朗普】公開聽證會登場 一文看懂爭議來龍去脈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美國眾議院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展開彈劾調查的首輪公開聽證會,即將在11月13日和15日舉行。這場彈劾調查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不少美國媒體把它與70年代「水門案」的聽證會相提並論,認為可帶動電視、網絡電視的高收視率,但也有媒體指出,這場有關特朗普的聽證會,熱潮難及「水門案」。

美國眾議院11月13日起就美國總統特朗普「通烏門」展開公開聽證會。(AP)

為何舉辦公開聽證會?

由美國民主黨掌權的眾議院,9月24日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在多日以來,已曾舉行多場閉門的聽證會,至11月初,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宣布,將舉行首輪的公開聽證會。

聽證會目的是調查特朗普有否濫用總統職權,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通電話時,多次施壓要求對方協助調查自己的政敵、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拜登(Joe Biden)及其兒子。

聽證會想找出什麼答案?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表明想調查三個事項:一是特朗普有否為了個人政治利益,向外國領導人和政府尋求幫助,包括調查2020年總統選舉的潛在對手;

二是特朗普有否利用凍結援助等政府權力,向澤連斯基施壓,讓後者幫助他獲得政治利益;

三是特朗普有否試圖妨礙國會調查或掩蓋證據。

約萬諾維奇將出席聽證會(Getty Images)

誰會出席聽證會?

首場聽證會的出席者包括署任美國駐烏克蘭大使泰勒(William Taylor)和歐洲和歐亞事務助理副國務卿肯特(George P. Kent),前駐烏克蘭大使約萬諾維奇(Marie Yovanovitch)則會出席次場聽證會。

泰勒被視為能提出對特朗普不利證據的重要證人,他對美國疑似扣起對烏克蘭的安全資助心生不滿,在眾議院10月初公布泰勒曾寫的簡訊說道「為了政治活動而拖延安全資助,實在是瘋狂。」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Adam Schiff)指出,未來將會有更多人出席公開聽證會。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指,出席公開聽證會的證人陸續有來。(美聯社)

特朗普怎麼回應?

特朗普一直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斥彈劾調查是美國史上最大的獵巫行動。

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也一直希望平息事件,強調烏克蘭從來沒有公布要進行特朗普所希望的調查,主張烏克蘭官員沒有受到施壓。他們又批評民主黨的彈劾程序虛偽,對特朗普不公平。

共和黨也希望在公開聽證會期間「反攻」,讓美國人可以看到不同論述,例如共和黨已提出,希望傳召拜登(Joe Biden)兒子亨特(Hunter Biden)及告密者等人作證。特朗普方面一直質疑,亨特利用關係在中國獲得巨額款項。

美國媒體怎麼看?

在這次的公開聽證會前夕,不少媒體把它與美國前總統尼克遜( Richard Nixon)的「水門案」聽證會相比,當時估計有超過8成美國人有收看起碼部分電視直播,成為「盛事」。

路透社指,各家電視台已預計這場「通烏門」聽證會可帶來大量觀眾,包括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群眾。而且這場聽證會將是踏入社交網絡年代以來的首個彈劾調查聽證會,很多民眾將一邊觀看直播,一邊瀏覽社交網站如Twitter、Facebook,查看各方的評論及意見。

但也有媒體指出,現今資訊發達,很多民眾在收看直播前,已先從不同渠道獲得有關資訊,形成對事件的既定看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學者賈米森(Kathleen Hall Jamieson)指,「如果你想看到的是爆料而非罪證確鑿,那你便會失望了。除非有新東西出來,不然的話,會有些雷聲大雨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