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游弋南海 美智庫爆料細節

撰文:聶振宇
出版:更新:

繼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遭遇越南漁船消息傳出後,美國智庫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海警船在豈諸多爭議地方遊弋,北京在這場爭端中已獲得軍事和技術優勢。

2018年4月12日,解放軍首次在南海海域舉行大規模海上閲兵。(VCG)

綜合媒體10月18日報道,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下屬「亞洲海洋透明計劃」發佈的報告指出,中國海警船2018年七成時間裏,在馬來西亞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的一個地區巡邏游弋,而馬來西亞並未予以驅逐。

報告提到,至少有一艘中國海警船過去365天裏有258天從盧克尼亞礁(Luconia Breakers,中國稱瓊台礁)進行「廣播」。中國在2013年開始在盧克尼亞淺灘周遭巡邏。

2018年的365天裏,中國海警船在有爭議海域中的斯卡伯勒淺灘 (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岩島,菲律賓稱帕納塔格礁)周遭巡邏162天,在第二托馬斯礁 (Second Thomas Shoal,中國稱仁愛礁)遊弋215天。中國和菲律賓對上述兩個礁巖均有爭議,而中國控制了斯卡伯勒淺灘。

中國海警船的出現,尤其是中國在爭議的南海長期出現,而馬來西亞卻沒有反應,這種狀況使得中國在這個東南亞國家面前愈來愈佔上風,引起美國擔憂中國的影響力開始大增。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數據顯示,在聲稱對這片350萬平方公里海域擁有主權的國家中,馬來西亞是水下石油和天然氣最積極的開發者,但馬來西亞缺少中國這樣的海洋巡邏硬件裝備。

有學者指出,中國在盧克尼亞淺灘的使命顯然旨在證明,中國能夠鎮住馬來西亞,同時鎖定中國對這片海域90%的主權要求。

2018年,解放軍在南海舉行海上閲兵,展示包括核潛艇等大量先進裝備。(VCG)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稱,「馬來西亞的確也進行監視,不過我認為,他們只是做做驅趕的樣子,因為中國之所以能夠這樣,完全是因為太強大了」。

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海洋安全研究員黃瑞連指出,「馬來西亞海洋執法機構的大部分船隻非常小。他們不能遠航至斯卡伯勒淺灘,而且,這還不是船隻大小的問題,上述不少船隻的維護和實際運行狀態實際上也值得懷疑。」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在9月28日刊登出來的一份採訪中表示,馬來西亞太小,無法對付中國這個亞洲強國,「我們觀察他們在南海做什麼,我們報告他們在做什麼,但是我們不會將他們趕走,也不想試圖挑戰他們。」

+3

10月17日,澳洲新聞網披露一艘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南海帕拉塞爾群島 (越南稱黃沙群島,中國稱西沙群島)貼近越南漁船現身,讓越南漁民驚恐。有分析認為,這展示了中國對當地主權聲索。7月初,中越兩國再次因南海主權問題發生對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