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被指過時 美國將用新武器抗衡中國?

撰文:袁鈺佳
出版:更新:

有關航母在高烈度衝突中效能的爭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美軍歷史上就曾爭論過要航母還是要戰略轟炸機。如今,美國國內又產生新爭論:為了對付中國,是要陸基彈道導彈還是要航空母艦。

美國《防務新聞》10月14日報道稱,關於航空母艦的未來的辯論正在困擾着美國國防部,爭論焦點是選擇繼續投資於二戰以來美國全球力量投送的支柱——航空母艦及其艦載航空聯隊,還是逐步減少對這些系統的投資,並增加對新能力的投資,例如遠程常規高超音速導彈。

8月,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發和工程的副部長格里芬(Mike Griffin)在國防新聞發佈會上對在場的人們說:「我們的航母戰鬥群、海軍艦隊和太空資產是決定性的。如果我們讓這些資產讓步或未能對其繼續提供支持,我們將把這些陣地讓給對手。」

「但我們的對手正在發展並且已經發展成功了一些反制手段。因此,儘管我們不能放棄這些裝備,但我們必須展望未來。」格里芬說,中國「實際上擁有成千上萬個常規打擊資產,能夠穿越數千公里,並能夠精確命中」,這需要美國有新手段來威懾對手。

一些專家和分析人士不願把所謂的「快速打擊武器」作為有效的威懾手段。退休潛艇指揮官、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分析師克拉克(Bryan Clark)說,用高超音速武器來阻止其他國家使用高超音速武器是一種對稱思維,這意味着美國實際上將使用高超音速武器攻擊對手本土,以此作為航母遭到襲擊或可能遭到襲擊的應對措施。

報道指出,如果美國尋求一種應對中國常規導彈襲擊的常規手段,那麼將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在太平洋地區應該是一個優先選項,但這不會像格里芬所認為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克拉克說:「即使美國擁有高超音速武器,也無法保證一擊必殺,而且我們也無法部署非常多的此類遠程助推滑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