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異軍突起 美國品牌被指正失去中國消費者

撰文:袁鈺佳
出版:更新:

多年來,美國公司把中國視為充滿機遇的新天地。如今,它們面臨着一個新的現實:中國消費者不再對西方品牌趨之若鶩。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12日刊文稱,現在,美國品牌在中國面臨兩大挑戰。一是中國本土品牌愈來愈強大;二是中國消費者愈來愈遠離(某些)海外品牌,因為後者在政治上冒犯了中國。其結果是,一些曾經很受歡迎的美國品牌漸漸失寵。

據《華爾街日報》對美國諮詢公司麥肯錫研究的分析,結合歐睿國際和IHS Markit的數據,海外品牌在中國市場諸多類別中的份額都縮小了。其中尤為明顯的是寵物食品、乘用車、網絡遊戲、智能手機和電器等。

文章稱,中國消費者繼續購買海外產品的意願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比以往更大。據總部在紐約的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預測,2021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屆時中國市場零售額將超過5.8萬億美元。

瑞士信貸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逾90%的18歲至29歲中國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國產品牌。

文章還指出,在最近的愛國熱情高漲的3年之前,中國國產品牌就開始逐漸受到青睞。中國品牌在質量和創新方面不斷提升。中國消費者也變得愈來愈老練,不太容易被外國品牌打動。調查顯示,許多消費者現在希望(購買的)產品能表達出他們的身份認同——作為中國人愈發上升的自豪感。

另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0月12日報道,總部位於倫敦的品牌諮詢公司品牌金融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從2018年至2019年,中國的國家品牌價值增加了40.4%,達到19.5萬億美元。中國的品牌價值(提升)得益於一些最具優勢和價值的品牌的成功,如工商銀行、華為和阿里巴巴。

報道稱,美國在全球最具價值的國家品牌中仍保持領先地位,但排在第二位的中國正在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兩國品牌價值差距已從2018年的12萬億美元縮小到2019年的8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