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埃塞俄比亞總理奪獎 放下領土分歧終結鄰國衝突
201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揭盅,由埃塞俄比亞總理艾哈邁德(Abiy Ahmed)奪得,以表揚他解決與鄰國厄立特里亞(Eritrea)的邊境衝突,以及推動國內改革及國際和平進程。
現年43歲的艾哈邁德為非洲最年輕的領導人,他2018年4月上台後大力推行改革,包括釋放數以萬計的異見人士、開放國營經濟、解禁數百個網站,罷免國內涉嫌貪污的官員,並處理不同宗教團體的紛爭等。更重要的是,艾哈邁德願意放下領土爭議,推動與鄰國厄立特里亞建交,恢復兩國外交及貿易關係,終結雙方近20年互相敵視和邊境戰爭。
艾哈邁德的「和解之路」波折重重,並曾經在一場集會碰上暗殺行動,爆炸造成至少1死155傷。逃過一劫的他斥責暴行,並以無懼的姿態誓言將繼續推行種族改革計劃。他治下國內女性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得到顯著提升,也承諾會舉行自由和公正的民主選舉。
協助斡旋蘇丹暴力衝突 促成和解協議
除了埃塞俄比亞事務外,艾哈邁德也積極參與非洲東部和北部的和平進程,例如協助斡旋蘇丹反對派與軍方的暴力衝突,並成功為雙方締結權力共享協議,對蘇丹邁向文人統治作出重要貢獻。另外,其政府也致力於協調厄立特里亞和吉布堤(Djibouti)多年的政治敵對情況,以及斡旋肯尼亞與索馬里(Somalia)的海上航行爭議。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埃塞俄比亞作為東非最大經濟體,期望獎項能夠加強艾哈邁德在和平與和解的工作。委員會又提到,埃塞俄比亞由不同語言和古老種族構成,國內種族衝突仍然持續,而且當地也有近300萬居民被迫遷等,但仍然認為艾哈邁德的努力值得表揚。
曾當兵參戰 任聯合國維和部隊
艾哈邁德1976年生於埃塞俄比亞南部的阿加羅(Agaro),父母分別來自當地兩大族群奧羅莫人(Oromo)和阿姆哈拉人(Amhara),並且分別為穆斯林和基督教徒。艾哈邁德精通該國三大語言和英語,擁有亞的斯亞貝巴大學(Addis Ababa University)的和平與安全問題博士學位。
他1991年加入反對該國馬列主義政權的武裝組織,曾經接受軍事訓練,1995年在盧旺達擔任過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也親身參與過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戰爭,期間領導一個間諜小組。後來他創辦了該國的網絡和信息安全局,至2010年加入了奧羅莫民主黨(Oromo Democratic Party),並協助與阿姆哈拉人的政黨組成新的執政聯盟,最終成為該國擔任總理的奧羅莫人。
2018年的和平獎得主為剛果婦科聖手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以及曾遭ISIS綁架並淪為性奴的25歲雅茲迪族女子穆拉德(Nadia Murad),以表揚兩人在對抗戰爭性暴力的貢獻。
和平獎的提名經常引發外界議論紛紛,這屆有不少人認為是致力推動環保及關注氣候變化的16歲瑞典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則認為自己夠資格拿獎,還曾抱怨為何前總統奧巴馬上任不足1年就能獲獎。另外,有挪威奧斯陸國際和平研究所(PRIO)公布心水名單,特別提到一些年輕和平社運份子,包括香港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等。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該頒予「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得獎者有的像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等獲得世界公認,也有被質疑領獎資格的人物,例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等。
截至2018年,和平獎僅有17名女性獲獎,包括1979年的德蘭修女、2004年推動綠色種植的肯尼亞社會運動家馬塔伊(Wangari Maathai),以及2014年的為爭取兒童權利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等;另外也有不少國際機構,如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UN)和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等組織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