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美議員稱對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感樂觀

【逃犯條例】美議員稱對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感樂觀
撰文:凌俊賢
出版:更新:

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持續,有市民9月8日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請願,呼籲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 Democracy Act)。美國媒體9月16日報道,法案主要推手之一、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對通過法案感到樂觀。

美國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9月16日報道,魯比奧表示,有信心法案會獲得絕大多數贊成票,輕鬆在國會通過,並獲總統特朗普簽署。

魯比奧透露,曾經私下與特朗普討論法案,他相信特朗普不會為安撫中國而動用否決權。他說:「白宮表明會簽署法案。」他指自己曾向特朗普提出個人支持通過法案的理由:「既然中國正準備違反1984年與英國簽定的《中英聯合聲明》,哪我們怎能相信他們(指中國)在貿易或其他議題信守承諾?」

他認為,比起通過法案,更大的問題是法案如何執行,包括需要每年檢視香港的人權與民主狀況,對一些實施制裁,例如須對鎮壓負上責任的警員。他又指出,早前港人在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請願,提醒人們美國仍然是全球有力的「民主和自由象徵」。

魯比奧是國會的對華鷹派,他在《逃犯條例》爭議中屢次發聲,曾表示「中方違反香港回歸時所做承諾」,剝削香港的自由民主。

他又曾針對中國華為,提出修訂《國防授權法案》(NDAA),規定列於美國政府特定清單的公司,包括華為,將不能按美國法律就專利問題申請補償,例如不能就侵犯專利權採取法律行動。

普京滿意俄美外長會談成果 讚美國代表團無偏見 樂意會晤特朗普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2月19日表示,他對俄美外長會談的成果感到滿意,讚揚美國代表團行事不帶偏見或武斷,他稱樂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會面,但要先經過籌備,目前未能透露何時舉行。

2019年6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G20 Leaders Summit)舉行會晤。(Reuters)

普京指他已收到有關美俄高官會談的簡報,「是的,我已獲告知,我對他們高度評價,有所成果。」

他讚揚美國代表團行事不帶偏見或武斷,並稱「我們不需要中間人」。

據央視報道,普京又表示俄羅斯已經首先邁出一步,在包括中東在內的多個有共同利益的方向恢復與美國合作,俄羅斯還將和美國在經濟、能源和航天領域展開合作。

他指俄方準備就烏克蘭問題重返談判桌,這次俄美外長會談目的是提升信任,如果沒有兩國間信任水平的提高,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他同時指當下俄美關係非常復雜,不是坐下來喝杯咖啡就能解決問題。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