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4日,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Ng Eng Hen)在參加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一場圓桌討論時指出,亞洲國家對美國的看法,已經從曾經被視為「道德合法性」的力量轉變為類似於「收租的房東」。
黃永宏舉例說:「對亞洲而言,自美國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發表就職演說以來的60年裏,美國的存在一直基於一種『道德合法性』,即一種暴政(殖民統治)不會被鐵腕暴政所取代。如今的美國進退失據——其形象已從解放者淪為橫衝直撞的攪局者,最終蛻變成坐收漁利的包租公。」
當地時間2月15日,新加坡國防部網站也發布了黃永宏這番講話的文字實錄,他指出:「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過去80年來我們所秉持的觀念現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圖為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5月4日出席第13屆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時致辭。(Twitter @IMDEXAsia) 「現在我們可以談談未來世界將會是怎樣的,但我認為在任何情況下,中國都將是一個關鍵角色,中美關係也將至關重要。」
他特別提到,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一次執政時引發貿易爭端,中美雙邊貿易額在2018年至2019年間下降了約10%。同時,歐洲也對中國加征關稅,但歐洲實際GDP也從3.5%降至0.4%。雖然這些並非完全是貿易爭端導致的結果,但卻都是事實數據。
「現在,美國正全方位發起新一輪關稅攻勢。問題在於我們的貿易將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有人說,貿易和安全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人們認為隨着貿易依賴關係的轉變,安全聯盟也會隨之改變。」黃永宏認為,在貿易方面,所有國家都會受到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問題只是影響程度有多深。
2025年2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講話。(Reuters) 彭博社當地時間2月16日對此報道指出,在上一任總統拜登的領導下,美國試圖在亞太地區佈局一系列安全框架,以在南海等地區對抗中國。
而特朗普的新政府在上任的第一個月就明確表示,願意迅速改變美國已經實施了數十年的國防和經濟政策。這一轉變,引起了亞洲的關注,因為美國在該地區駐紮了數萬人的軍隊,而亞洲各國正試圖應對中美之間持續存在的緊張關係。
和東南亞大部份國家一樣,新加坡在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中,也正尋求一條中間道路——試圖在作為其重要安全夥伴和投資來源的美國,與作為其最大貿易夥伴之一的中國之間保持平衡。
2019年6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G20 Leaders Summit)舉行會晤。(Reuters) 報道指出,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除了令亞洲地區緊張之外,也讓其北約盟友感到措手不及。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通電話,兩國政府計劃就結束俄烏衝突展開直接的和平談判。
在此次慕安會上,許多歐洲官員擔心,特朗普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可能會鼓勵普京試探北約保衛其東部邊境的決心。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表示,美國理應從烏克蘭那裏獲得「回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接受特朗普團隊提出的稀土礦產交易將「非常明智」。此前,澤連斯基拒絕了美方一項協議草案,該草案將使美國能夠獲取烏克蘭的關鍵礦產。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