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槍擊】恐襲未能倖免 德國寬容路線生變

撰文:陳康怡
出版:更新:

繼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遭遇自殺式炸彈襲擊、法國尼斯發生貨車恐襲後。在接納難民上較為開放的德國亦不能倖免,本周發生兩宗襲擊,造成多人死傷。慘劇引起外界猜疑德國是否不再是移民的夢想之地。兩宗襲擊的性質並不相同,動機亦未清楚,但同樣對德國的安全、政治及外交政策造成衝擊。

慕尼黑槍擊案, 警察封鎖全城(Getty Images)
市民及遊客被困奧林匹亞購物中心。(Getty Images)

安全官員數月前已警告,德國面對確實存在的恐襲威脅。 自去年11月巴黎市中心發生連環槍擊、爆炸事件後,鄰近的德國不敢鬆懈,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當局近月聲言已戳破幾次恐怖陰謀。不過,德國並沒有像法國那樣明顯在公眾場所及街道增加安全措施。

民眾憂受襲 難民政策成箭靶

在最近一周的兩宗襲擊之前,德國涉及恐怖主義的突發事件發生於5年前,一名來自科索沃的極端伊斯蘭分子在法蘭克福機場殺害兩名美國士兵。政府從未面對公眾壓力及被要求在社區提升警力及監察系統,不過,民調顯示,民眾對總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日益猜忌,亦對政府是否有能力保護他們的安全感到憂慮。根據4月進行的一項民調,73%德國受訪者擔心恐怖襲擊,比去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

私人權利與基本自由長年是德國社會重視的價值,但對安全的憂慮催生收緊反恐與監控法律的呼聲,政治生態面臨變化。

反難民的右翼政黨AfD在過去數月選舉中均有斬獲,有望於明年進軍國會。(Getty Images)

反移民政黨有望進國會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兩宗襲擊與德國去年收容的近百萬名難民有關,但民調反映,德國人對國家安全的擔憂與對默克爾開放邊境政策旳猜疑掛勾。年初的科隆集體性侵事件,犯案者中有北非難民,令默克爾民望大跌。社會反移民的氣氛助長右翼政黨氣焰。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打着反移民旗號,過去數月民望不斷上升,更在3個州的地方選舉中取得佳績,有望於明年進軍國會。這顯示德國或許無法免疫於席捲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民粹浪潮,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下,下屆政府可能要為組成執政聯盟的問題而頭痛了。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