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年打工仔全職上班損智力 每周25小時最理想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香港打工仔工時全球最長,平均每周50小時,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比全球平均工時高出十多小時。長工時不等於高效率已是常識,但研究發現長工時甚至會損害中年員工的智力表現,影響認知功能。

研究發現長工時甚至會損害中年員工的智力表現,影響認知功能。(Getty Images)

以往早有研究指出,員工超時工作會影響表現,然而澳洲卻有研究指,縱使不超時工作,每周工作40小時已會影響員工。墨爾本應用經濟及社會研究學院發表報告指出,對年過四十的員工而言,每周工作逾25小時會損害其智力表現。團隊觀察逾6000名年過40的員工,並以閱讀、圖案及記憶測試,研究每周工作時數會如何影響員工的認知能力。

工作太少損敏捷度

研究發現,每周工作25小時,對員工的認知能力最有益,而少於此時數,亦會有損員工思考的敏捷度。主責研究的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教授麥肯齊(Colin McKenzie)表示:「工作可以刺激腦部活動及有助年長員工維持認知功能……但同時,太長的工時會導致疲勞及身心受壓,有可能損害認知功能。」

研究反映,對40歲以上的人而言,其生理及心理構造或許並不適宜朝九晚五、五天工作周。(Getty Images)

40歲為智力分水嶺

麥肯齊表示,人類與生理有關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即邏輯、運算資料的能力等,自20歲開始下降;而與經驗有關的晶體智力(crystallised intelligence),即語言理解、知識運用等,自30歲就會下降,到40歲時,大部分人於記憶、圖案、思考敏捷度等都大不如前。

研究反映,對40歲以上的人而言,其生理及心理構造或許並不適宜朝九晚五、五天工作周。然而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不但工時愈來愈長,退休年齡亦愈來愈遲。是次研究有助探討年長員工的工作模式與效率。

中年人需照顧家人 休息大減

以往研究亦揭示壓力會影響荷爾蒙,從而損害認知功能、短期記憶、專注力等,而是次研究團隊希望針對40歲作為分水嶺,了解背後的原因。其中一個研究方向是「夾心年齡」,即成人需在工作以外長期照料至少一人的時期,令休息的時間大幅減少。據美國國家看護聯盟去年的調查指出,照顧者的典型是49歲的在職女性,照顧一名69歲、有身體問題的女性親戚,照顧年期平均4年,每周工作及照顧家庭之餘,額外要花24.4小時照顧。夾在家庭與工作之間,令中年人休息時間下降,而壓力增加,影響智力表現。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