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國擬4月15日展開貿易談判 日媒:或受中美磋商影響

日本美國擬4月15日展開貿易談判 日媒:或受中美磋商影響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日本和美國政府擬於下周一至周二(4月15日至16日)在華盛頓舉行部長級貿易談判,就《貨物貿易協定》(TAG)展開首次會談。《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是次貿易談判原訂2019年1月舉行,惟計劃一再推遲或與中美貿易磋商有關。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茂木敏充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舉行會談。除了就下調貨物關稅外,推進服務領域的程度也將成為貿判焦點。

兩國2018年9月在日美首腦會談上,確定舉行《貨物貿易協定》的談判。當時的共同聲明指出,針對談判範圍內列舉的貨物關稅,以及「能儘早得出結論的服務領域」。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曾表明將兩國貿易談判的要求,例如要求不操縱匯率,以及削減或撤銷農產品關稅等,惟日方希望把討論聚焦和限定在貨物上

鑑於《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日歐之間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相繼生效,《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美國農業團體擔憂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要求儘早與日本就下調關稅達成協議。

報道指,日本同意將農業關稅降至TPP水平,服務領域談判範圍則需控制在最小限度。日本期待優先與美達成協議,並在服務領域避免提出苛刻要求。

日美《貨物貿易協定》談判原訂2019年1月啟動,萊特希澤在延期後提出3月舉行磋商,但再被推遲。報道認為,這是因為美國一直重視與中國的貿易磋商,今後中美貿易談判的走向,也可能對日美的談判造成影響。

日本國產米價漲幅創49年來新高 當地連鎖店轉用進口米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日媒2月17日報道,消費者物價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米價較上一年度漲27.7%,為1975年以來最大的漲幅。面對國產米價不斷上漲的情況,日本餐廳,包括各連鎖店,正透過轉而購買更便宜的進口米來應對。

日本共同網及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從美國和泰國等國家進口約77萬噸免稅米,把其中一部份出售給私營機構,並向私人進口的大米徵收每公斤341日圓的關稅。然而,基於國產米價格飆升,私人進口大米量節節上升,在今個財年截至3月,日本民間米進口量已達到創紀錄的468噸。

2017年9月6日,日本橫濱一見超市貨架上擺放着大米。(Getty)

日本餐飲集團Colowide最近開始在旗下三間連鎖店的部份門市使用加州米,該公司員工表示,透過調整蒸煮過程中的水量,他們可以將這些米煮成與國產米類似的口感和質地。

公司表示,鑑於國內米價前景不明朗,採用更便宜的進口米更容易維持公司的業務,但補充指日式餐點和旗下的壽司店將維續使用日本國產米。

報道提到,日本兩間大型牛肉飯連鎖店正也在採取類似措施,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松屋稱其已開始使用進口米。

這張攝於2019年12月23日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位於日本東京的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旗下的門市。(Getty)

另一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也表示,當地旗下門市自去年以來一直混合使用國產米和進口米。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