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印尼獅航空難遺屬曾被迫簽協議

《紐約時報》:印尼獅航空難遺屬曾被迫簽協議
撰文:陳博悟
出版:更新:

印尼獅航(Lion Air)編號JT610的波音737 Max 8客機2018年10月29日於雅加達起飛後不久後墜毀,機上189人全部罹難。《紐約時報》上周四(21日)報道,遇難者家屬曾被迫簽署一項協議,承諾放棄對航空公司、保險公司和波音公司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報道指,在空難發生後數周,遇難者家屬被叫到一家酒店的會議室。印尼獅航的員工告訴他們,只要在這份表格上簽名,便可獲得13億印尼盾,相當於9.16萬美元(約71.4萬港元)。

報道指出,對於那些失去經濟支柱的家庭來說,這筆賠償金非常重要。雖然金額對那些要支付孩子學費的家庭來說仍然是微不足道,但這卻是印尼法律下他們有權領取的大約最低金額。

報道續指,家屬為了拿到這筆錢,他們需要簽署一份被稱為「棄權和免責」的承諾書,保證他們不會對印尼獅航、該公司的資方及保險公司和涉事飛機制造商波音採取法律行動。此外,簽字者還承諾過不得披露協議的條款。

達美航空翻覆乘客逃生片曝光 專家:一巧妙設計令全機人奇蹟生還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一架從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起飛的客機,2月17日下午在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Airport)降落時失事翻轉,21人受傷。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Greater Toronto Airports Authority)行政總裁表示,21名受傷乘客中,有19人已出院,仍然留院的2人並無生命危險。事發一日後,網上流出更多客機墜毀時的影片,以及乘客逃生時的影片。美媒也引述專家分析全機人奇蹟生還的原因。

網上流出達美航空客機在多倫多機場降落時發生意外後、乘客逃生時影片:

美國佛羅里達州安柏瑞德航天大學(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副教授Mike McCormick就全機所有人員奇蹟生還稱,包括「易碎機翼」(frangible wings)在內,飛機設計的改良與進化,讓機翼在飛機發生意外時會自動斷裂,以降低衝擊力並保護機身與乘客安全,提高存活率。

Mike McCormick還說,油箱沒有主要設在乘客所在的機身,而是主要設在機翼,也是一大關鍵,除此之外,大多數現代商用客機都需要配備16G航空座椅,也就是可以承受16倍的重力。

他說:「你絕對不想飛機出事時座椅散架或鬆動,哪怕是翻覆的情況」。

網上流出達美航空客機在多倫多機場降落時發生意外瞬間的影片:

據路透社報道,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弗林特(Deborah Flint)18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事故的最新情況。

弗林特指事發時,機場溫度極低,正落大雪和吹強風。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of Canada)的調查小組正就對事件進行調查,他們同時與美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US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和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保持緊密聯繫。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從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起飛的客機,2月17日下午在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降落時失事翻轉,事故造成21人受傷。網上流出事發時,控制塔與肇事客機機師對話錄音,控制塔曾提醒機師,由於前面有一架飛機,着陸時可能會在下滑道遇到顛簸(a side bumping on glidepath)。(X@MisterIneffable)。

網上同時流出事發時,航空控制塔與肇事客機機師對話錄音,在客機獲准降落後,控制塔曾提醒機師,由於前面有一架飛機,著陸時可能會在下滑道遇到顛簸(a side bumping on glidepath)。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的監控鏡頭拍到客機降落時失事瞬間:

報道指,肇事的龐巴迪CRJ-900客機,由達美航空子公司奮進航空(Endeavor Air)營運,有16年機齡,客機最多可載90人。事發時,機上有76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他們在客機墜毀後全部都成功撤離。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