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無專屬MAX 8模擬器訓練 專家:經驗不足機師才應停飛
波音737 MAX 8客機在5個月內接連發生致命空難,加上兩宗事故某程度上有相似之處, 令大眾容易聚焦MAX 8的技術問題。惟不少航空專家認為,意外報告出爐前難在技術層面下定論,反而機師訓練不足的情況更值得關注。
737 MAX 8就航不足2年,理論上所有機師駕駛這款飛機的實際經驗都較短;加上飛機部分系統經過更新,而波音沒有提供專門模擬器作培訓,機師需要「摸着石頭過河」,影響不容忽視。
按照一般新型號的訓練程序,機師都要進入價值數以百萬美元計的巨型模擬器中,學習駕駛新機,以及熟習任何有關新機的特徵。
在MAX 8的個案中,波音假定駕駛737客機的機師「無需經特別訓練」亦能操作新機,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亦認為MAX 8是由737衍生的型號,分別不大,故批准機師毋須使用額外的模擬器訓練。因此,駕駛MAX型客機的機師一般只是受過737 NG(New Generation)模擬器的培訓。
未夠數據建模擬器 機師用iPad上課
惟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機師協會主席威克利(Jon Weaks)透露,機師們其實希望一早就能接受MAX 8的模擬器訓練,只是當時模擬器尚未建好;協會另一成員鮑恩(Greg Bowen)更指出,在飛機將近完成時,用於建造模擬器的工程數據仍處於最後確定的狀態。
鮑恩說,「他們仍在建造飛機而且仍在設計中,在飛機已準備好起飛之前,都不會有用於建造模擬器的數據。」
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2017年準備接收MAX 8,惟公司「收貨」與機師受訓完全不同步。協助領導訓練小組的機師拉羅薩(James LaRosa)憶述,2017年他曾到波音位於西雅圖的訓練中心上課,在一個新機的模擬駕駛艙學習,但它不會像一般的模擬器般移動。
拉羅薩稱自己完成西雅圖的「留學之旅」之後,又接受波音的教學,而這是維時2小時、在iPad「上課」的訓練課程。他之後與同事利用在模擬器上的「經驗」,製成13頁的操作手冊,記錄MAX 8與過往型號引擎和顯示器的分別。他又指出,訓練材料中並未提及專為MAX 8而設、後來成為印尼獅航空難調查焦點的MCAS系統。
印尼獅航空難後 依舊無特殊訓練
737 MAX 8在2017年正式就航。波音公司為節省燃料,安裝特製但較重的引擎,並引入MCAS系統微調飛機姿勢。
美國聯邦航空局事後發緊急指令,要求修改駕駛需知。波音當時僅表示需告知機師有關MCAS的特性和運作機制即可,強調毋須額外訓練。然後在短短5個月內,MAX 8再次發生致命空難。
機師沒有接受模擬器訓練,變相要「邊駕邊學」的情況令人憂慮。以美國紐約為基地、專門處理航空意外法律事務的律師格林(Justin Green)質疑,如果飛機系統運作與以往操作有所不同,沒有機師希望在飛機載滿乘客起飛之時,才來嘗試理解它如何運作。
對作為機師的我而言,其實不需要停飛客機。只需要「停飛」所有駕駛737 MAX的機師,直至他們受過MCAS訓練便可。
前空軍機師:並非人人也是「薩利機長」
美國空軍前機師兼駕駛指導員馬加森(Wally Magathan)向《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投稿,指出波音設計缺陷造成機師必須接受特別訓練來控制MCAS系統;而公司也沒強調MAX 8的改變,導致沒安排MCAS專門訓練,是構成兩宗嚴重空難的主要原因。
馬加森認為與其等待飛機軟、硬件作重大修改,倒不如加強訓練機師,讓他們適應飛機的設計缺陷。他指出,由於機師們能力差距可以很大,如果沒強化訓練,即使緊急救機程序很簡單,部分機師仍可能無法克服客機的缺陷。
他強調,如果航空公司有一定數目的機師,提供訓練必須是最起碼的「能力」。他又指不是所有機師都是「哈德遜奇蹟」中的薩利(Chesley B. Sullenberger III),像他那樣有能力又有急才,足以在危急情況下力挽狂瀾。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