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兩國齊拋「打擊經濟牌」 美消費無受影響實屬假象
美中兩國即將舉行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務求趕及在3月1日限期屆滿前達成協議,避免爭議升級,導致擾亂市場、破壞經濟。之不過,即使面對如此威脅,美國本土的消費市場卻好像從來沒受貿易戰影響,到底原因何在?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揚言,美中兩國貿易談判一旦沒有成果,將向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品增加關稅,由目前的10%增至25%。相反地,兩國如果達成協議,則可能取消關稅,因此美國商界將非常關注談判結果。
美國經濟真「好景」?
以Cap America為例,這間位於密蘇里州的運動用品公司自2001年起都由中國採購帽子,但該公司行政總裁菲爾・佩奇(Phil Page)表示,他們在貿易戰爆發以來一直負擔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另外亦將部分訂單轉至孟加拉。不過最終在1月決定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這個「加價潮」帶來的影響卻沒有像1970年代石油危機一樣嚴重, 當時美國民眾在油站外大排長龍等候入油的艱苦場面沒再重現。反而監測食品及衣物等加價水平的物價指數在12月份錄得0.1%跌幅。換句話說,目前貿易戰對美國本土消費市場的影響可以算成不痛不癢。
特朗普政府在這場貿易戰之中,向半導體、雪櫃等產品抽取較高關稅。反而在第二輪的關稅向行李箱、棒球手套等消費產品徵收的稅率較低,因而令不少零售或入口商願意承擔關稅。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最近的調查顯示,94%的受訪商家表示價格沒受到貿易戰問題而上升,同時亦沒有影響他們的投資信心。當地1月的創造就業數字上升,而且連同加薪情況連續2年上升。
農民引起的消費憂慮
這場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糾紛,到底誰是最大受害者?美國農民可以算是首當其衝。中國向美國的農產品報以重稅,令華府決定向大豆、粟米、奶類製品等當地農民提供補貼。即使其後中國同意購入美國大豆後,有很多農民認為,補貼並不足以令他們回本。
農民承受的損失開始影響美國經濟。有德州出售行李箱的商家表示,差不多每天都收到供應商提出加價的電郵,令他們迫不得已加價。更重要的是其主要顧客都是農民,這批人可能因收入減少而不願消費,變相拖慢經濟發展。
白宮的戰鬥格
華府在2018年7月向中國貨品徵收關稅以來,當地進口貨品數字在11月首次錄得下跌,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更跌至特朗普上任兩年的低位。分析認為這與貿易戰陰霾籠罩市場外,民眾亦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金融市場動盪及政府停擺等問題。
提到政府停擺,美國有多份經濟數據受到停擺影響而延遲公布,這些報告會否為當地市場帶來更悲觀情緒仍是未知之數,但面對可能再發生的停擺危機,以及美中兩國最終能否達成貿易協議,或者經濟寒冬可能現在才吹襲美國。而像佩奇這類商家,就決定積穀防飢,預先向中國供應商增加訂單和買入更大倉庫存貨。
無論談判結果如何,有曾經在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執政時出任高級經濟師的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高級研究員利維(Phil Levy)認為,美國長年要求中國正視貿易不公情況,但特朗普政府對華立場則較為「戰鬥格」,希望盡量孤立北京方面,因而成為他與多位前任總統對華政策的最大分野。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