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用化學品30多年 南極洲臭氧破洞開始癒合 縮小五分一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面積終於有縮小的跡象。最新研究顯示,臭氧層破洞的面積由2000年9月的高峰,縮小了約五分之一、4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印度大小。《蒙特利爾議定書》中各國承諾,不再採用如氯氟烴(Chlorofluorocarbons)這些破壞臭氧的化學品,措施終發揮影響力。

自2000年9月的高峰起,科學家相信臭氧層正逐漸縮小,至本世紀中有望完全癒合。(YouTube 圖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蘇珊所羅門(Susan Solomon)領導專家小組,進行是次研究,分析由2000年至2015年的數據。蘇珊周四(6月30日)表示,要臭氧層的全面恢復,估計最快要等到本世紀中才有望見到。她稱:「現在只是漫長過程的開始。」但照目前的進度來看,恢復的進度比科學家估計的要快。

蘇珊續說:「就好像一個康復中的病人,原本其病情很差,之後停止轉壞並轉趨穩定,但情況仍然很差。隨着有害的物質逐漸在大氣中消退,情況會慢慢好轉。」雖然在2015年10月臭氧洞在增大的跡象,但科學家指出,是因為受到地球火山爆發的影響,臭氧層整體仍是呈縮小的趨勢。

《蒙特利爾議定書》協議停用對臭氧層的化學品,今次開始見到成果。(Getty Images)

上世紀中發現臭氧層破洞 

臭氧層的作用是扮演保護人類健康的天然屏障,阻隔紫外線透過臭氧洞進入,減少對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傷害,避免引發各種皮膚疾病和癌症,以及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英國科學家早於上世紀50年代,已首次發現臭氧層出現異樣。當時,科學家發現部份化學品中的氟氯烴等物質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氟氯烴主要來自噴霧和製冷等設備,排放到大氣中至少要停留50年以上,因此科學家預測至少要到2070年才能完全恢復。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