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政變】全球多國選邊站隊 「國際承認」背後意義
委內瑞拉發生政變,美國率先表示支持,但遭到俄羅斯的反對。每當一個國家出現動盪以致出現政局變化,國際社會都會給予不同反應。而這些反應代表了什麼,為何來得重要,讓我們在這篇文章簡單介紹。
委內瑞拉發生政變,包括美國、英國、德國、巴西、哥倫比亞及阿根廷等國家已表態支持,承認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o)成立新政府;但俄羅斯、古巴、玻利維亞等國家,則表示支持現任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府。
中國表明指,不會且反對干涉他國內政;至於歐盟表態則較含糊,僅呼籲重新大選,迴避是否支持發動政變。
不獲國際承認的政變普遍失敗
每當一個國家出現動盪以致出現政局變化,國際社會都會給予不同反應,而這些反應是對現有或發動政變者的政權一種認可。國際認可對推動政變是否成功,或新政府成立後能否維持起關鍵重用。
以同樣是拉丁美州的國家為例,1991年海地發動軍事政變,塞德拉斯將軍(Raoul Cedras)推翻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奪權,但該政變得不到國際普遍承認。包括美國、歐洲等國、美洲國家組織,還有聯合國均譴責政變,對海地實施制裁。最終迫使塞德拉斯放棄權力流亡海外,阿里斯蒂德返回海地出任總統,政變以失敗告終。
再以2003年西非聖多美普林西發生的政變為例,政變因同樣得不到國際支持,在面臨石油禁運及尼日尼亞軍事干預下,政變持續不到兩星期就告終。當一個政變遭到國際社會普遍的強烈譴責下,政變(或政變後的新政府)一般不會持久。
還需考慮內部政治及環境因素
唯歷史上仍有不理國際社會反對,政變成功且持續多年的例外:泰國軍方2014年發動政變,包括美國、歐洲等國、鄰近的柬埔寨、以至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均對政變持否定態度。然而政變未有為泰國帶來太大社會動盪,巴育領導的軍政府亦成功掌權至今。
這是因為除考慮國際社會的聲音外,政變亦要考慮國內人民的反應,及政變後是否有強而有力的領袖控制秩序。泰國之所以在半世紀內發生多次政變,而又取得成功原因,是因為泰國軍隊為保衛皇室的形象,而泰王是至高無上的象徵。因此每當社會失衡軍方「有需要保衛國家」發動政變時,背後只要得到泰王認可,人民就不會作出激烈反抗。
國際社會反應會影響一場政變的結果,但觀看及預測政變是否成功仍需考慮該國的政治環境因素,國際支持亦包含着更多政治考慮與盤算(埃及2011年及2013年政變中,美國的反應就是最好例子)。以上的簡單介紹希望能讓讀者認識政變期間國際社會反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