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8年出生嬰兒數目創新低 連續3年不足100萬

日本2018年出生嬰兒數目創新低 連續3年不足100萬
撰文:盧煒晉
出版:更新:

日本厚生勞動省周五(21日)公布2018年人口統計估算數據,顯示2018年出生的嬰兒數目只有92.1萬,是自1899年有紀錄以來最低。

數據估算結果顯示,2018年的嬰兒出生數目預計比2017年還要少2.5萬,連續3年低於100萬大關;相反死亡人數估算為136.9萬人,屬戰後最高。由此推算,日本2018年的人口自然減少(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估算為44.8萬,為史上最高。

厚生勞動省官員指出,2018年出生人數減少應該與年齡介乎25至39歲的女性人數減少有關。25至39歲被普遍視為最可能生育的年齡層。

日本政府將2025年生育率目標訂於1.8,即是每名女性終生平均生育1.8名孩子,日揆安倍晉三更承諾加強對幼兒託管和教育的支持。但共同社報道指,隨着人口減少趨勢顯著,加上出生率逐年下降,令實現2025年生育率達到1.8 的目標愈來愈困難。

(日本共同社/日本時報)

日本國產米價漲幅創49年來新高 當地連鎖店轉用進口米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日媒2月17日報道,消費者物價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米價較上一年度漲27.7%,為1975年以來最大的漲幅。面對國產米價不斷上漲的情況,日本餐廳,包括各連鎖店,正透過轉而購買更便宜的進口米來應對。

日本共同網及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從美國和泰國等國家進口約77萬噸免稅米,把其中一部份出售給私營機構,並向私人進口的大米徵收每公斤341日圓的關稅。然而,基於國產米價格飆升,私人進口大米量節節上升,在今個財年截至3月,日本民間米進口量已達到創紀錄的468噸。

2017年9月6日,日本橫濱一見超市貨架上擺放着大米。(Getty)

日本餐飲集團Colowide最近開始在旗下三間連鎖店的部份門市使用加州米,該公司員工表示,透過調整蒸煮過程中的水量,他們可以將這些米煮成與國產米類似的口感和質地。

公司表示,鑑於國內米價前景不明朗,採用更便宜的進口米更容易維持公司的業務,但補充指日式餐點和旗下的壽司店將維續使用日本國產米。

報道提到,日本兩間大型牛肉飯連鎖店正也在採取類似措施,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松屋稱其已開始使用進口米。

這張攝於2019年12月23日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位於日本東京的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旗下的門市。(Getty)

另一日本連鎖牛肉飯專門店吉野家也表示,當地旗下門市自去年以來一直混合使用國產米和進口米。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