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01》記者接獲消息指,去年(2024年)一位台灣籍學者放棄美國高校教職,轉任大灣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他原訂於9月開始上任,但卻在到職當日被校方以email和口頭告知取消聘任,且無具體理由,該案已經進入勞動仲裁程序。據了解,校方取消聘任的理由至今不明,更曾在勞動仲裁時以履歷上的字眼暗指該學者涉台獨。
《香港01》記者致電該校人力資源部處長,他僅回覆「我們學校沒有台灣教授」,更稱,「今日不是辦公時間,請循正式官方管道查詢」,記者正去信大灣區大學詢問。《聯合報》則報道,大灣區大學的人力資源部對此事回應稱,「因為我們這個事件還正在處理中,所以暫時也不太方便回應。」
據了解,該學者因為得到大灣區大學提供的教職合約,而在去年(2024年)他原本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沒想到原本預計展開六年的大灣區大學教學生活,卻在入職當天被口頭和email告知取消聘任,至今未有收到書面通知。
另外,該學者在任職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研究,並且應校方要求準備相關課程,突然被單方面取消聘任且原因不明,令人備感錯愕。
《聯合報》報道指,在官方力推台師赴陸任教的格局下,此類事件過往相當罕見。報道提到,中國大陸在招攬台師方面,過往向來是不遺餘力。在政策面上,大陸2018年曾發布「惠台31條」,明文寫出「鼓勵台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台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
據介紹,大灣區大學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東莞市政府投入保障為主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2019年宣布將籌設定位為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學,擬開展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學歷教育,重點聚焦物質科學、先進工程、生命科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理學、金融等六個方向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計劃至2030年招生規模達到1萬人.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香港中文大學與大灣區大學(籌)(東莞市大灣區高等研究院)共同籌建的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聯合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項目。
招生的專業方向涉及領域為先進材料、綠色能源、碳中和、資源循環、生物技術等。本項目實行雙校聯合培養,香港中文大學和大灣區大學(籌)雙方導師共同為每位博士生制訂培養方案,畢業頒發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