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走不出Facebook……哥大教授:正吞噬新聞
那個議員說錯話,惹人恥笑;那個街坊做好事,令人佩服;那個地方塌下來,叫人震驚。久不久,總有些熱話人人都知。一個、兩個、三個朋友在Facebook轉載,我們不會不知;見面閒聊、茶餘飯後,什麼話題最好聊,我們也不能不知。
網絡平台上,有資訊,有社交,有轉載,不少人的生活經驗都是這樣,甚至只是這樣——只從社交平台獲得資訊,而非新聞媒體。我們就像「塘水滾塘魚」,一直都走不出社交媒體上的資訊,而且資訊接收都是由他人主導。最明顯例子莫過於Facebook上月被揭露,原來所謂的「熱門話題」非電腦計算,而是由人手篩選,當中便壓抑了美國保守派的消息。
除了公民社會的討論受左右,亦有愈來愈多聲音提出,其實整個媒體行業的運作邏輯都已日漸改變,令人擔心當中對社會資訊的影響。
以往不少人的瀏覽器首頁,都是新聞或資訊網站,例如雅虎。但現在,愈來愈多人打開的第一個網站,就是社交媒體。香港可能Facebook較多,美國或日本也有不少是Twitter。
現在任何人想經營一個媒體,甚至任何一門生意,都會不約而同地開設Facebook專頁,即使他們還未深思熟慮,Facebook專頁如何——甚至能否替他們賺錢。
fb用戶多壟斷資訊平台
可以說,進入互聯網世代二十載,社交媒體特別是Facebook已經成為「武林盟主」。任全球經濟再壞,Facebook的業績好像也不會壞。今年第一季盈利約117億港元,比起去年升近兩倍。換算一下數字,更加是每天進帳3000多萬港元,多少企業一年也賺不了這個數字。摩根士丹尼的分析師諾瓦克(Brian Nowak)甚至推算,互聯網85%廣告收入都會歸Google和Facebook所有,遠超其他網站。
廣告賺得多,只因Facebook用戶多。16.5億人每個月都使用Facebook,除了一看朋友近況,不少人也想了解自己的社區以至世界有什麼新事情。調查顯示,每十個人就有四個都是從Facebook上接觸新聞。或許這也是意料之內,消息在Facebook往往一傳十,十傳百,對不少人來說,都是方便又快捷的新聞來源。
但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如果Facebook每日出現海量的新聞資訊,其實只會令人吃不消,反而抓不着社會脈搏。於是,Facebook就擔當起中間人的角色,來為廣大用家作過濾。他們建立了編輯團隊,每日審視新聞,決定哪些應該是「熱門話題」。
其實受制的不止新聞傳媒。上十億用戶登入後閱讀什麼,得到什麼資訊,某程度上也由Facebook決定。連廣告亦如是,Facebook會按我們的閱讀習慣、瀏覽紀錄,顯示相關廣告。朋友閱讀得多某類資訊,平台便會主動問你是否也要訂閱。不少人知道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大學輟學,但不多人知道他當年在哈佛其實主修心理學。掌握人心,他或許確有一手。
多管齊下 「禁錮」用戶
在開發商會議上,朱克伯格向客戶講解的,正是如何留住用戶,令他們不會離開Facebook。過去半年,先後推出藍剔及所有用戶的直播影片功能,正是其中一招。去年Facebook推出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功能,更是明刀明槍,不讓用戶離開。玩法是這樣的:以往在Facebook點按新聞時,都會啟動瀏覽器,跳到新聞網站,但「即時文章」卻不會如此,反而是留在Facebook閱讀。要付錢才可以在「即時文章」上賣廣告,收入將歸新聞機構所有。同時Facebook亦有限制,每350字才能放一個廣告,或者廣告佔不許超過整體篇幅15%。
Facebook表示 「即時文章」推出後,隨即多了20%用戶閱讀新聞。難怪Gawker的登頓雖然說傳媒已成Facebook奴隸,但他又同時認為「即時文章」是很好的新功能。傳媒與Facebook的關係或許無法避免,情況就是如此矛盾。
我們新聞工作者本應自由,但已成為了Facebook運算公式的奴隸。
FB強勢 媒體要棄守?
但值得新聞業界擔心的是,Facebook近期的舉動會否如同魚餌,令傳媒日漸被動,受制於社交媒體?哥倫比亞大學數碼新聞學教授貝爾(Emily Bell)大膽估計,新聞媒體可能有一天會完全放棄廣告及網絡科技,只負責內容,供稿予Facebook等社交平台。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舉的風險很高,屆時傳媒與讀者的關係以至廣告收入等,全都會寄人籬下。難怪貝爾形容,「Facebook正吞噬新聞」。
事實上,不少人都感到新聞傳媒,正在面臨寒冬。美國《紐約時報》要推出「肥雞餐」,鼓勵編採員工自願離職;英國《衛報》上個財政年度的經營虧損接近5,860萬英鎊(6.7億港元),為了省錢,未來3年只好裁員250人;發行30年的《獨立報》今年更加已經停紙,轉型只做網上新聞。
究其原因,有人認為因新聞媒介由紙張過渡到網頁,營運模式未能跟上步伐。香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指出,傳統媒體的網上新聞主要靠兩個方法賺錢,一是訂閱費,但既然網上免費資訊唾手可得,這條路不容易走。以美國為例,只得11%人會付費訂閱網上新聞;當問及訂閱新聞,願意每個月付出多少錢,答案只是1美元(7.8港元)。二是網上新聞中的廣告,但李立峯補充,網站可賺的廣告費不多,難以彌補印刷紙面上的損失。左度右度,還是生意難做。
生存僅餘兩途:成行業龍頭或地區小報
雖然社交媒體可以轉載新聞,但前提是在源頭上,有人「製作」新聞——這亦正是整個資訊鏈之中最耗費成本的一環。但問題是,面對Facebook的威脅、資訊氾濫的世代,傳媒還有可能生存下去嗎?李立峯教授回答,以規模來說,兩類媒體較容易生存。一是最大的,佔據龍頭地位,即使市場萎縮,要淘汰也輪不到他們;另一類是最小的,小本經營,專注在社區新聞等特定範疇,收入有時可以靠供稿予大傳媒,亦可以向市民眾籌經費。
美國新聞學者吉爾摩(Dan Gillmor)的看法相近。他指出近年開始有媒體關注社區新聞,不只是報道資訊,而是強調發掘社會切切實實的問題,鼓勵民間一同參與解決,可以成為媒體一條可走之路。
不出所料,Facebook正成為一個封閉系統,有能力代廣告客戶作最後決定,控制好自己的平台。
重整理分析 新聞價值尚存
除了規模之外,李立峯亦指出傳媒在內容上亦要有所調整。他認為傳媒向來提供兩類資訊:一是基本新聞,但既然人人都可輕易在網絡上取得最快、最新的資訊,這方面其實愈來愈不用靠傳媒;此消彼長之下,傳媒的第二種功能更見重要——那是深入分析。李立峯認為一般民眾不會消化所有新聞,整理完整脈絡,所以還是要靠新聞工作者深入分析甚至評論,找出事情對社會的重要。
「最後想問,你平時在哪裏閱讀新聞?」記者問。
「其實都是Facebook,看朋友轉載的。我從事新聞教育,不難想像我Facebook上的是哪些人。基本上重要、值得看的,都可從他們的轉載中得知。雖然我也會循例,每天一到《明報》等網站,但很多時候都是在Facebook。」李立峯說。
要走出Facebook,果然不是容易。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指出,傳播媒介決定了訊息內容。由紙張發展到網站,由網站走進社交平台,媒介已大為不同,所能接觸的資訊會否與大師所言隨之改變,答案似乎同時會揭示,也隨之揭示了新聞業界能否走出所謂的寒冬。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