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華爾街對華府影響力減 親中亦無用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進行得如火如荼,有傳特朗普會在本周公布對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加徵10%,甚至高達25%的關稅。同時,《華爾街日報》報導,如果華府真的再加關稅,中方將拒絕華府舉行高層雙邊貿易談判的邀請。在此風頭火勢之下,華爾街金融界高層獲邀到訪北京,於周日(16日)抵埗,計劃今日(17日)與熟悉金融界、作為習近平左右手的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見面。《紐約時報》周日報道,指中方的邀請是希望華爾街高層能「以其政治力量平息華府中的怒氣」,不過報道卻點明華府現已再不聽取「華爾街的游說」。

是次華爾街高層訪京,由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以及前高盛合伙人桑頓(John Thornton)促成。高盛、摩根士丹利、私人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等華爾街大行都派出高層到訪。

華爾街一直力主對華友好

《紐約時報》指出,華爾街一直在美國對華政策上扮演「鴿派」角色,力主與華友善合作。即使是最新一輪的中美高層貿易談判倡議,亦是由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拉線,而有傳將作為談判美方代表的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本身亦曾是高盛高層。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 (視覺中國)

華爾街對華友善,其來有自。1999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就曾訪問紐約,會見無數華爾街高層,討論中國加入世貿的事宜。《紐約時報》指,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正是聽取了華爾街的游說,決定支持中國入世。

後來在2001年上任總統的小布殊,以及2009年上任的奧巴馬,都曾經考慮要將中國列入為「操控貨幣國家」。華爾街一直反對,兩任總統最終都沒有實施有關政策。

雖然華爾街高層出掌美國財政部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在特朗普管治之下,其實華爾街在華府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華爾街銅牛,頗有氣勢,不過華爾街對特朗普政府的影響力似乎大不如前。(視覺中國)

特朗普與華爾街的衝突

特朗普的減稅及放寬金融規管政策,對華爾街金融業固然大有好處。然而,華爾街高層,卻一直與特朗普本人有不同程度的衝突。

上周三(12日),摩根大通的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就與特朗普打了一場「口水戰」:戴蒙說如果他參選總統選舉,會「吃定」特朗普,又暗嘲特朗普的家財是來自「父蔭」;而特朗普卻回應,說戴蒙是個「神經緊張鬼」。

其他華爾街大行領袖,如摩根士丹利行政總裁戈曼(James Gorman)、高盛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等,都曾出面反對特朗普的入境移民政策。

上周傳出高盛出身的財長姆努欽對華發出貿易會談邀請後,電視評論界出身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卻向霍士新聞表示,是中國先表示重啟談判的願望。

除了這些「可見」的衝突,從特朗普強硬對華貿易政策的一貫性看來,就可知華爾街的游說力量似乎對特朗普功效甚微。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 (視覺中國)

北京金融開放政策一貫 華爾街高層訪京無關貿易戰

《紐約時報》如一眾外媒,先入為主的預設這次華爾街高層訪京,是北京舒解中美貨易戰的動作。

然而,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向外國汲取金融規管經驗等一直是中國國策。早在去年年底,中方就已經宣布會對外資投資中國金融市場放寬限制;而在本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宣布會在3年之內,將外資投資中國經紀商、期貨公司,及資金管理公司的最高股份份額,提高至51%。

易綱在上周日的一個經濟論壇上,亦再次強調貿易戰不會影響中國對外開放金融服務業的國策,指「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證明,越開放的領域,越有競爭力;越不開放的領域,越容易落後,越容易累積風險」,更稱金融開放有齊路線圖及時間表,現在只需跟從落實。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視覺中國)

《紐約時報》本身就指出華爾街與特朗普多有衝突,如果中方真的要「討好」特朗普政府,恐怕早就不會邀請華爾街高層訪華。

由此可見,華爾街高層訪京,其實一直是中國金融開放政策藍圖的一部分。當然,如果華爾街人士能說服華府對華採取友善的貿易政策,固然是好事;然而,這絕不是中方邀請華爾街高層訪華的目的。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