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室】薩爾瓦多與台灣「分手」 邦交為何重要?
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後,旋即與中國建交。
薩爾瓦多在國際社會知名度不高,台灣人也很少去,但為何雙方斷交依然是大事,邦交箇中的重要性是甚麼?
薩爾瓦多是2018年內,第3個與台灣「分手」的國家,之前2個分別是加勒比海的島國多米尼加,以及西非的布基納法索。目前台灣的邦交國為17個。
接連的斷交事件,在國際和台灣都引起議論,甚至在台灣出現「分手更好」的意見。有人認為這些離開的邦交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國際地位不高,又常常向台灣要求金錢援助,走了反而省錢。但這些邦交是否不重要?斷交又為何矚目?
建交的流程
兩個地方要建立外交關係,固然有一套流程,雙方互相承認對方政府,再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然後發表通過聯合公告等,公布雙方建交,之後互相派出駐外代表,成立駐外機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雙方建交成為「朋友」,當然也意味在經貿關係上會更加緊密,例如是通過互相設立的駐外機構,更加便利對方的企業來做生意等。
不過對台灣來說,這些邦交關係的重要性,可能更在於提升台灣的「能見度」。
聯合國上發聲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便經常要通過這些邦交國的代表,在聯合國的會議上代為發聲。台灣媒體就每年都會統計在聯合國大會的總辯論上,有多少個國家發言時有提到台灣,例如在2017年大會上,尼加拉瓜代表在有關聯合國永續發展議程的發言時,呼籲讓台灣也參與這些永續發展計劃。
過境的理由
事實上,這些邦交國還有擴展外交範圍的功用,例如台灣總統蔡英文早前出訪南美洲的巴拉圭(Paraguay)和中美洲的伯利茲(Belize),但大眾關注的焦點,其實是她中途過境的美國,她前後過境當地城市洛杉磯和侯斯頓,並趁機參觀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反而成為了重點行程。台灣當地也有聲音指出,如果邦交國都紛紛出逃,台灣也少了過境其他重要國家的理由,會收縮了總統的外交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