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留言希望司法部中止通俄調查 白宮澄清屬個人意見

特朗普留言希望司法部中止通俄調查 白宮澄清屬個人意見
撰文:張子傑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三(1日)於Twitter連珠炮發,批評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的通俄調查,並要求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介入中止調查。他的言論惹來批評,白宮隨即澄清,指特朗普只是純粹發表個人意見。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有關言論是否向司法部施壓,她表示那不是命令,只是特朗普的個人意見。桑德斯強調特朗普並非干預調查,而是為自己爭取公道。有民主黨議員認為,特朗普是擔心調查結果,因此盡一切方法阻米勒的工作。

有法律專家指出,特朗普這段留言並不足夠證明有妨礙司法公正成分,但或成為調查他意圖的其中一項證據。《紐約時報》上星期報道,米勒的調查團隊正分析特朗普針對塞申斯及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James Comey)的負面留言。

特朗普「禁投令」|瑞銀料互聯網﹑數據中心及CRO股受影響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路透》引述瑞銀報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行政命令,可能限制部分美國基金投資某些中國股票。雖然尚未實施具體制裁,但該行政命令呼籲對美國養老金和捐贈基金在中國人工智能(AI)和先進製造業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包括有價證券)實施新的和擴大的限制。

瑞銀認為,目前不確定哪些類型的公司會受到影響,但中國AI供應鏈上的公司,包括硬件、軟件和互聯網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預託證券也可能面臨不確定性,因為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將被審查,並且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審計標準審查。

瑞銀表示,該行之前估計,美國直接禁止投資的股票在一年內會下跌23%。基於今年迄今香港和美國ADR的AI相關公司的股價表現強勁,在行政命令帶來的不確定性下,投資者獲利了結或出於風險管理目的拋售頭寸,可能會導致短期股價出現一些阻力。

而外國機構持倉活躍度最高且可能受到行政命令影響的行業包括互聯網、數據中心和CRO(醫藥合同研發機構)。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