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貿易戰拖累 美國肉類滯銷 出口中國跌至零

受貿易戰拖累 美國肉類滯銷 出口中國跌至零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美國開打貿易戰,首當其衝的卻包括當地的肉類產業。農業分析員估算,聯邦政府周一(23日)公布的數據中,牛肉、豬肉、家禽和火雞的庫存量已超過25億磅。國內消耗量增長追不上生產量增長,加上關稅糾紛的影響,行業將面對重大挑戰。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內肉類消耗量正逐漸增長,但仍然追不上生產量增長,肉類產業因此依賴國外出口。但由於墨西哥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豬肉開徵報復關稅,造成美國火腿、排骨和肝臟等產品價格上升。官員指,該類商品銷售量也逐漸放緩。

據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在最近幾周,美國出口中國的豬肉數量已跌至零。而美國出口墨西哥的豬肉數量也降到2018年最低水平。

肉類產品庫存量大增,雖然能降低美國國內的銷售價格,但面對國外銷售放緩和國內庫存增加,肉類加工商和牲畜家禽生產商的利潤也會因此受影響。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蛋白質分析師麥克拉肯(Christine McCracken)形容,未來行業或會迎來極大轉變。

面對貿易環境轉變,行內不少公司也改變投資策略。美國豬肉生產商Maschhoffs LLC已暫時擱置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的投資計劃,轉而考慮開拓東歐或南美市場。公司主席Ken Maschhoff形容,雖然飼養豬隻成本或會增加,但該等地區貿易政策相比下較穩定。

(華爾街日報)

俄烏3周年|特朗普晤馬克龍:或本週與澤連斯基會面敲定礦產協議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2025年2月24日是俄烏戰爭爆發3周年,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同日與到訪華府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又譯馬克宏)會面。特朗普表示,美國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已接近達成,他可能在本週稍後時間或下星期,在美國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會面以達成協議,澤連斯基亦表示將在某個時候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

馬克龍:歐洲準備向烏派遣維和人員

馬克龍表示,一旦俄烏實現停火,歐洲準備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派遣維和人員。特朗普稱,美國支持派遣歐洲維和部隊的想法,並表示自己已向普京提出這個想法,普京會接受。

當被問及烏克蘭應否願意向俄割讓領土,特朗普稱「拭目以待」,並指出談判才剛剛開始。

馬克龍是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首位到訪白宮的歐洲領導人。兩人會面約1小時45分鐘,其中包括兩位領導人與其他G7領導人舉行視訊會議,討論烏克蘭問題。兩人之後將舉行聯合記者會。

與此同時,歐洲多國領導人到訪基輔出席「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歐盟及多國宣布了一系列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希望能在2025年結束俄烏衝突。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施凱爾或斯塔默) 本週晚些時候也將訪問華府,與特朗普會面及討論與烏克蘭問題。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