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青年昔為童工今辦報 《兒童之聲》控政府不聞不問

撰文:李駿生
出版:更新:
《兒童之聲》每月舉行一次編採大會。(BBC)

印度德里一個設備簡陋的辦公室內,十多名青少年看着手上的文章認真討論。他們並非為學校習作或簡報準備,其實是為下一期出版的《兒童之聲》舉行編採大會。青少年辦報不算新奇事,不過他們辦報目的卻很不尋常:向印度政府控訴日益惡化的街童及童工問題。

報社內的記者均是曾經在德里附近地區街頭打滾或是勞動過的青少年,由當地的非牟利組織「查特納」(Chetna)帶到報社。

印度估計有逾1000萬名兒童流落街頭或被迫工作。(BBC)

據估計,印度超過1000萬名兒童流落街頭或被迫工作。2002年創刊、每季出版一次的《兒童之聲》(Balaknama,即Voice of the Children),內容正是圍繞國內童工在街頭打工的辛酸故事。

《兒童之聲》的編輯、18歲的昌德尼(Chandni)憶述兒時工作的經歷。她為了家計,曾跟爸爸在街上表演,甚至在垃圾堆中拾荒。

童年飢餓受虐 辦報重拾生存意義

「在《兒童之聲》擔任編輯令我驕傲。」昌德尼說:「被褫奪了童年的兒童,嘗過飢餓、行乞、虐待、勞動的辛酸,他們在這裏可報道同路人類似的苦難。」查特納的成員接觸昌德尼以後,鼓勵她上學,訓練她成為記者,讓她決心脫離拾荒的生活。

《兒童之聲》每期發行量已達5,000份。(圖:印度非牟利組織查特納)

昌德尼認為該報不單是「發洩」渠道,更讓兒童重拾生命的意義,活得更好。自1年前她開始參與報社事務,發行量已由4,000份增至5,000份。

《兒童之聲》記者與到街上訪問兒童,了解對方的生活。(BBC)

記者無電郵靠電話匯報 季報每份2亳

該報編採過程絕不簡單,昌德尼領導的14名記者於德里及鄰近的城鎮採訪,他們將材料通過電話向設於德里的報社匯報,因為他們並沒有傳真或電郵設備。編採人員每個月開會一次,檢視報道質素。

《兒童之聲》由查特納負責出版,有印度語版及英文版,每份售價2盧比(約0.23港元)。該報暫時未有足夠廣告支持,亦沒有接受政府資助,只能由查特納墊支。

報社訓練青少年成為記者。(BBC)

「政府資源足 怎會無法統計童工」

在報社負責訓練記者、19歲的尚諾(Shanno)小學五年級時輟學,熬過長時間工作,又與酗酒的爸爸生活。尚諾經簡單的街頭調查,追蹤到1,320名在德里的童工,她質疑政府遲遲未提供確切的統計數字。

她指出:「我們想警方和政府知道,確切計算街童人數並非不可能的。我們資源有限也做得到,他們人力及資源豐富,無可能做不到。」尚諾現在攻讀社會工作學位,立志將來投身社運。

實地採訪童工 記者無懼無良顧主威脅

年紀輕輕的記者到餐館、工廠、住家等勞動場所採訪兒童的工作狀況,常常遇阻,甚至受到威脅。報社成員尚布(Shambhu)表明已經有所準備:「我們堅決回應,說如果對方拒絕我們與該處的兒童接觸,我們會致電兒童求助熱線。」

同樣名為昌德尼的15歲女孩,將來很可能成為《兒童之聲》的編輯。她對報社的未來充滿希望:「我想增加讀者數量,為報社帶來盈利。我們在充滿苦難的街頭存活下來,《兒童之聲》正是我們的呼聲,也能為仍然寄人籬下或在血汗工廠掙扎求存的人發聲。社會需要聽到他們旳心聲。」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