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矛盾? 東京毒魚風波主角「玫瑰紅斑」竟是沖繩名菜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上個月東京爆發了一場「毒魚風波」,全城緝魚最後虛驚一場。事件主角玫瑰紅斑(又稱側牙鱸)雖然在東京譽為毒魚,但在沖繩,那可是珍貴佳餚,價值不菲。如此抵毀靚魚,沖繩當然不憤……

上月毒魚事件時,日本各大傳媒紛紛報道。(日本放送協會)

「那魚自古以來已是做刺身和蒸煮的佳餚,又沒有法例禁止販賣,亂強調那是毒魚簡直不能接受!」沖繩縣的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市場課長,松川直樹抱怨道。

事發在4月12日,在東京築地巡視的衛生人員發現了一條1.2公斤,罕見的鮮紅大魚,在辦公室翻查資料後驚見原來是「毒魚」玫瑰紅斑。當他返回魚市場時,發現紅斑已被買走。大急之下衛生部門立刻公布消息,連同各大傳媒圖文並茂報道,試圖找出「毒魚」下落。在13日晚上,終於發現「毒魚」被賣到一間中華料理店,還要被砌成料理供食客享用。幸好的是,全部食客均無出現中毒症狀。

或含雪卡毒 東京禁止販賣

當時的傳媒引述厚生勞動省,指玫瑰紅斑含雪卡毒,會導致進食者出現如嘔吐、腹瀉、冷熱感覺顛倒、麻痺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把玫瑰紅斑描述到天下大毒魚一樣。玫瑰紅斑在東京禁止販賣,但實際在沖繩,玫瑰紅斑不只是傳統美食,更是貴價海味,一條每公斤1500至2000日圓(約100至120港元),每年產約20噸。

沖繩縣的介紹,說明分辨紅斑有毒或否的方法:有黑斑就不要吃。(沖繩縣官網截圖)

雪卡毒普遍存在於各種海魚,如東星斑、蘇眉一類的大型珊瑚魚。一般建議選擇較細小的魚進食,以免魚累積太多毒素。但不論是東星斑還是玫瑰紅斑,在沖繩都是可吃的美味佳餚。

沖繩漁民抗議 自發教育食客辨別品種

「那是沖繩的飲食文化,亦是漁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傳媒渲染到好像一吃就中毒似的。」因擔心報道會影響當地收入,有漁民決定在Facebook等地方發帖抗議:「不是所有紅斑都有毒!」引來關注。沖繩縣更特別為此特製了數頁的介紹單張派發,說明如何分辨有毒的玫瑰紅斑,重點表示「注意安全就沒問題」。

其中有漁民說道:「身上有黑點黑斑的我們會稱為『流氓』,那有毒不能吃,但身體鮮紅又不是太大條就沒有毒。」建議選擇兩公斤以下,全長低於48厘米的玫瑰紅斑食用。「玫瑰紅斑非常美味,刺身有如鋪了油的鯛魚一樣,簡直絕品。」

(沖繩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