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被炒 白宮混亂? 錯!特朗普用人觀從未改變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You are Fired」陣營不幸再多一人。美國國務卿(Rex Tillerson)昨天戲劇性的被「Twitter炒魷魚,絲毫不留情面。
上周,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n)亦因政見不合,宣布請辭。
特朗普內閣人事長期震盪,在許多觀察者看來,似乎意味其管制混亂,施政無方。然而,事實卻未必如此。

回顧蒂勒森上台伊始,並未取信身邊幕僚和外交體系。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蒂勒森長期任職石油公司高管,缺乏外交和國安經驗,似乎難以勝任。此後一年,國務院頻頻傳出士氣低落,將士不合的傳言,似乎應證了許多人的猜測。部分評論認為:蒂勒森之所以力排眾議被任用,只因其任職美孚時同俄羅斯結下的深厚關係,與當時特朗普的親俄政策咬弦。

然而去年年底,美國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安全戰略》中明確提及:重新關注大國競爭、將中國和俄羅斯視為戰略對手、並對所謂流氓國家採取強硬手段。相較之下,蒂勒森同俄友好的背景已成為「負資產」,而他在外交上相對溫和的主張亦成為其下台直接原因。

蒂勒森與普京關係良好,過往多次見面。但在美國2017年4月炮擊報復敘利亞使用化武後,俄羅斯總理普京取消與蒂勒森會面的行程,令後者在外交上吃了一記悶棍。(美聯社)

一直以來,蒂勒森積極推動美朝對話,更曾主張美國應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開始談判。相關願望上週成事,前後張羅、四處斡旋的蒂勒森本應記上一功,卻反被炒魷令人費解。但縱觀特朗普的用人準則,過橋抽板的態度似乎已是常態。當我需要同俄國友好,你便是英雄;當我改變政策,你便是狗熊。為美朝元首對話鋪好路,固然是好事;但如今,蒂勒森已失去利用價值。

類似的戲碼也在經濟團隊出現。白宮內兩大經濟大將:崇尚自由貿易的科恩,和貿易保護的納瓦羅似乎水火不容。兩人地位也浮浮沉沉:最初時納瓦羅主掌貿易大權,同主導經濟政策的科恩平起平坐;年底卻被貶為科恩手下,一時失意;如今隨著科恩辭職,納瓦羅又有一統經濟政策之勢。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Gary Cohn)主張全球貿易自由,反對關稅保護政策,最終他選擇離開熱廚房。(路透社)

由特朗普就任之日開始:他的經濟政策便針對截然不同的兩個群體:稅改旨在討好富人、中產階級和華爾街精英;而貿易保護政策則針對基層白人和民粹主義者。需要推動稅改時,特朗普便退出華爾街出身的科恩,將納瓦羅置於一旁,穩定軍心;但當議程轉向後者時,科恩也免不了用後即棄的命運。

如今,從白宮人事看,特朗普身邊人來來去去,辭職不停。然而他的「民粹政綱」卻著實一步步推行,看不到以往總統執政後向建制靠攏的情況。或許,特朗普對其政府的政綱走向和人事任命有較強把握。

無論如何,外界對白宮混亂的描述頗為不公,特朗普和他領導的國家機器正一項項實踐選舉時的承諾。然而,這條路線是否符合3億美國人的利益,卻留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