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赤裸的年代 誰為私隱定分界?

撰文:陳奕謙 李駿生 李藹明
出版:更新:

激起千重浪的一石,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投出。調查去年加州槍擊案的人員取得槍手的iPhone 5C,不過私隱設定10次錯入密碼會資料全毀,令他們束手無策,得物無所用。入稟地方法院的FBI二月請出尚方寶劍「全令狀法」,下令蘋果公司研發程式,容許他們無限次試密碼。不過蘋果總裁庫克(Tim Cook)不買帳,狠批當局侵犯普通用戶私隱。庫克認為一旦開發FBI所要的程式,將會「等同癌細胞」,置其他iPhone於風險之中。

對簿公堂,原本以為要上演一場大鬥法,豈知劇情峰迴路轉,FBI在第三方協助下解開槍手iPhone,不再需要蘋果公司協助,於是撤銷訴訟。盛傳得以色列公司Cellebrite相助的FBI既取得資料,高舉私隱優於一切的蘋果亦不用屈服,似乎是大團圓結局。不過官司結束,卻不代表科技私隱的張力就能消解。直指訴訟案「根本不應出現」的蘋果,聲言會知道當局的解鎖方法,堵塞漏洞,令iPhone保安更密不可侵;另一邊廂FBI又同意為阿肯色州政府解鎖謀殺案兇手iPhone。

劇情發展下去,固然是科企與政府的博弈,但較之更重要的是蘋果解鎖案揭示出的社會現象——對私隱的看法甚至理解,原來含糊不清,莫衷一是。

美國政府得第三方協助,解開槍手的iPhone,撒回與蘋果公司的訴訟。(getty images)

人人都在談私隱 卻不求甚解

FBI取得法院支持之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訪問了1002名美國人,51%認為蘋果應要解鎖,反對的人亦有38%,大都是以保障私隱為由。社會不但沒有一致看法,問題是連怎樣才算保障私隱,其實人人的取態都甚不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社會學研究發現,有人會說「私隱無關重要,不在考慮之列」,年輕人更認為要在Facebook上分享個人生活,才能建立身分,與別不同。但成年受訪者對銀行帳戶等資料都很小心,為免「火燒連環船」,甚至有人擁有多達40個網上密碼,要開一個文件檔記錄下來。不過即使是「小心派」的受訪者,對通話資料的處理也很不謹慎,反映出他們對私隱的態度含混不清。

美國哲學家佩里(John Perry)指出,私隱兩個面向的共通點在於,都關乎歸根究底其實何之為人。佩里認為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活動,為了守護人的獨特及自主,所以人類需要私隱。但隨着GPS普及、攝錄鏡頭四處可見,科技奪去個人空間,英國巴斯大學資訊系統教授約翰遜(Adam Joinson)形容這現象為「電子擠塞」。

或許,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人似乎樂於擁擠,不介意日漸失去私隱。

研究指出,多裝幾個監視鏡頭其實對打擊罪案的作用不大。(getty images)

老大哥在看着⋯⋯罪犯

最叫人失去私隱的,莫過於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由逾半世紀前的奧威爾小說《1984》,老大哥在看着所有人,到2002年的電影《未來報告》,用科技讀取民眾思想,罪犯未出手已經落網;到3年前斯諾登揭發美國中情局監聽計劃,可以大規模截取網民社交通訊。不少人心目中最威脅私隱的,從來都是政府。但在衡量利弊之時,私隱往往都不及社會安全重要,看閉路電視有多普及就知道。由地鐵到商場,巴士到商廈,總有鏡頭在左右,英國更以網絡規模大見稱。

事實上研究指出,多裝幾個監視鏡頭其實對打擊罪案的作用不大。以倫敦市為例,每1000部閉路電視才能逮捕一名罪犯。但有時又功不可沒,就如布魯塞爾恐襲中,機場閉路電視拍攝到三名疑兇;又或香港的劉進圖遇襲案,警方憑閉路電視追緝騎電單車的兩名疑犯。加上走在鏡頭之下感覺較安全,所以沒有誰會主張摒棄此做法。

不只是鏡頭,不少工作亦會以安全為名收集個人資料,特別是醫療記錄。去年德國之翼航班失事後,英國《泰晤士報》以《德國執著私隱讓致命機師駕駛》為題報道,直指空難釀成的原因,在於當地太過保障私隱,所以不知道肇事的副機師盧比茨(Andreas Lubitz)患有抑鬱,要服用心理治療的藥物。

在社交媒體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擁有私隱。原因在於他們分享自己,卻只換來一堆別人的資訊,而得不到真正的人際關係。

互聯網打通一切 便捷重於私隱

放棄一點私隱不但換來社會安全,更可以令生活方便。個人電腦記住不同網站的密碼,登入方便;大小檔案儲存在雲端之上,無論身在何處也能取用;GPS自動導航,不再擔心迷路。

近年更興起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各種物件都連接到互聯網收發訊息,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在手,可以完全打通生活中的一切聯繫。身在公司,但想檢查家門有沒有鎖好或看看家中寵物,連線就可以;哪裏有位泊車,哪間餐廳有位吃飯,手機上一目了然。《物聯網革命》作者里夫金(Jeremy Rifkin)相信,21世紀雲端網絡連結生活所有層面,省卻不少功夫。

以前生活的一步路、一個動作,都只是一剎那的事,轉瞬即逝。但進入數碼化的生活,衣、食、住、行幾乎都留下了足跡。GPS可以記錄全日行蹤;用八達通一翻查,就知道乘車去哪裏或買了什麼。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亦會收集個人資料,計劃在1980年代的香港因為私隱問題而不可行,但今時今日,大部分汽車都安裝了GPS,沒有人會介意暴露位置,電子收費就自然變得可行,在月前諮詢公眾。

私隱的重要性,似乎在這個講求速度的世代,完全及不上方便與效率。美國機構Ponemon調查顯示,多數美國、歐洲及日本人認為物聯網的好處大過私隱問題,而且只要企業提供到價值幾美金的回報,大部分人都不介意披露姓名和電話號碼等基本個人資料。甚至乎較私人的健康狀況、消費記錄等,都不用60美元就願意乖乖交出。我們每天拱手相讓的個人私隱,恍如站在科技進步的對立面,不值堅持。

民眾示威反對FBI開啟iPhone後門。(getty images)

憂慮派以打劫為喻:要私隱抑或人性發展

私隱是否仍然重要,的確已受到不少人所質疑。在傳媒氾濫的今天,社會愈見透明,網民也愈來愈愛展示自己的生活。難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法律和哲學教授艾倫(Anita L. Allen)說,我們活在一個坦蕩蕩年代(Era of Revelation),甚至乎攝錄日常生活放上網也成為趨勢,她形容現今人人都在「私隱大贈送」。

不拘私隱,何傷大雅?不會少一塊肉,但喬治城大學法律系教授科恩(Julie E. Cohen)說,可以令人窒息。因為人在出生之前,社會和文化環境早已存在,所以無可避免要在特定處境之中成長。她認為私隱讓人「保留喘息空間」,作自己的個性發展。正如英國紐卡素大學的研究發現,餐廳的海報中只要有雙眼睛望向食客,都足以令他們結帳時多付兩倍小費。明知只是影像的眼睛如是,活在真正的社會目光之下,顯然人會更加自我審查,以配合主流。換言之失去私隱,可能令人難以實現自我,失去哲學家柏林(Isaiah Berlin)所說的積極自由。

再者,分享得愈多個人私隱,可能愈不滿足。德國的媒體心理學教授特里佩特(Sabine Trepte)花了三年時間研究,得出一個弔詭的發現:在社交媒體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擁有私隱。原因在於他們分享自己,卻只換來一堆別人的資訊,而得不到真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相信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賴互相分享,調節自己披露多少私隱的心理。一旦人再沒有私隱可言,就難以再與人經營關係。

更值得憂慮的是,在社交媒體上,我們不但坦蕩於朋友間,更是在與企業分享私隱。Facebook、Google等網站有時會改動私隱條款,問用戶是否同意。表面上看似是自由決定,用或不用任君選擇。但網民原本已經建立社交網絡,若按「不同意」如同失去社交圈子。正如劫匪持刀問人「要錢或是要命」,其實沒有一個真正的選擇可言,Facebook等企業也在問「要私隱或是要人際關係」。哈佛大學法律教授萊西格(Lawrence Lessig)認為我們能享有多少私隱,其實都由撰寫程式的人決定。

媒體之所以要索取網民的個人資料,因為它們多靠廣告維生。以Google和Facebook為例,兩間巨擘來自廣告商的收入都超過九成。 而且每多一名用戶,Facebook就多9.45美元廣告收入(ARPU),Google的用戶更值45美元。

德國的媒體心理學教授特里佩特(Sabine Trepte)花了三年時間研究,結果發現在社交媒體披露愈多的人,愈渴望擁有私隱。(getty images)

掌握大數據 更易塑造社會

愈多網民的個人資料,就愈能夠度身訂做宣傳策略。還有網絡追蹤器Cookies,由搜尋什麼資料,到逗留在哪個網站,媒體和Acxiom數據公司等都一一分析,瞄準出擊。難怪公共知識分子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說,我們的選擇都是由媒體塑造出來的(Manufacturing Consent)。

網絡公司計算點擊率,銀行統計客戶消費,連Google地圖街景拍攝車也在同時間收集不設密碼的WiFi,紐約大學傳播學教授尼森鮑姆(Helen Nissenbaum)形容,現今社會如同「大數據橫行」(Big Data Supremacy)。大數據雖然不會鎖定一個人的身分,但它象徵了一個私隱不獲重視的時代,個人資料隨處可以收集。當不懷好意之徒一小片一小片執拾起來,我們的身分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想像在一個更衣室裏,若然人人都赤身裸體,其實沒有人會感覺不自在。只是當其他人都有穿衣服,只有自己一人衣不蔽體,問題才會出現。芝加哥大學法律教授波斯納(Eric Posner)認為私隱亦然。走向開放的過程中,人們步伐不一所以才會出現問題。既然揚棄私隱便利生活,保障安全,社會就應該跟隨走在前沿的年輕人逐步開放。

又或者社會不是要全然放棄私隱,而是資訊開放的過程中,未能拿捏準確界線。美國傳播學者彼得羅尼茨(Sandra Petronio)以辯證法說明這個道理,放太多就要收,一正一反最後才能摸索出一合。

到底還要不要擁抱私隱,可能視乎世界是在線性走向大同,還是循環辯證不息。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