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曾帶來希望 百姓解構「國度」內的生活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ISIS來到伊拉克費盧傑(Fallujah)時,對當地的居民宣布,將會建立起哈里發國。他們按照伊斯蘭教設立監管制度,解決當地人的問題。居住在費盧傑的阿巴斯,初時還覺得不錯,即使日子愈來愈難過,也沒想過離開。直至ISIS強徵兒子做戰士,女兒又被ISIS的人盯上,阿巴斯終於忍不下去。但他說:「我們需要ISIS拯救我們離開原本的政府,但不是完全支持他們!」
和阿巴斯一樣,不少人曾期望這是改變他們艱難生活的機會。隨時日過去,有人如阿巴斯選擇離開,有人卻認為生活變得更好,全賴ISIS。要了解這個恐怖分子組織,應該聽聽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人民講解。

ISIS佔領摩蘇爾期間,民眾的車程動輒要數小時,因路上有無窮無盡的檢查站。(Getty Images)

即使不認同ISIS是一個國家,但這組織控制的區域,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面積相若,人口達800萬,規模與一個國家無異。ISIS控制各個地區後,在各地按伊斯蘭教規立法管治,除了對信仰、教育等涉及意識形態的限制,更有規範化的水電供應、郵遞等社會服務。新法規對於長久以來受敘利亞政府壓迫的人民來說,似乎是一個生活變得不錯的地方。

ISIS進城後整個城市變成黑色。(Getty Images)

手機網絡遭破壞 偷用衛星上網

屬遜尼派的阿巴斯曾經也是抱有期待的一員,回想ISIS來到費盧傑的首天,阿巴斯指大家都很高興,向軍隊提供盛宴;然而隨時日過去,ISIS未有遵從最初的政策,反而提出更新、更嚴厲的法規,導致民眾紛紛逃離家園。

他指出,ISIS進佔費盧傑首半年,鼓勵民眾到清真寺,後來演變為責任,不去清真寺會被視為違規,要鞭打40下;又禁止吸食香煙及水煙,指會令人禱告時分心。ISIS亦限制民眾接收來自西方國家的文化,如不准修剪西方流行的髮型,以及不准穿印有英文字或女性的衣服。

城內日常用品亦開始短缺,水電每兩日才供應3至5小時,煮食用氣體每汽缸需約550港元,民眾惟有用柴火煮食。通訊亦變得艱難,因為ISIS炸斷了手機服務天線,有人偷用衛星上網。

阿巴斯表示,生活環境轉差也未令他產生離意,但按照ISIS的新法規,每個家庭需將其中一個兒子送去訓練成ISIS戰士;過往若想逃避兵役,只需繳付巨額罰款即可,但服務ISIS軍隊則是義務性質。另一個問題,是有素未謀面的ISIS戰士要求娶他的女兒,他拒絕後對方竟多次意圖騷擾他的女兒。阿巴斯於是下定決心離開。

女性在ISIS須蓋上頭紗,不能露出任何身體部位,外出也需要在男性親友陪同。(Getty Images)

迫改信仰 女醫生不能治男病人

對於其他信仰的人來說,在ISIS裏生活更是噩夢,不少基督教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如拒絕,就只能離開原居地或被殺。女性在ISIS也需要蓋上頭紗,不能露出任何身體部位,外出也需要在男性親友陪同,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方式統治令一般女性的生活變得麻煩。

生活在拉卡的27歲女醫生Raheb形容,ISIS進城後整個城市變成黑色。她指出,ISIS進城後女醫生減少,令人手不足。她留守崗位,但因衣着問題多番被留難。「根據他們的規則,女性可露出眼睛及雙手,然而我在醫院工作時,他們連望見我的眼睛也不喜歡,我唯有用面紗蓋住面,但仍然受到侮辱。」她不可接觸男病人,連男孩也不可以,若違規,便會被處死。

在佔領初期,不少人對ISIS的管治抱有期望。(Getty Images)

儘管如此,不少人對敘利亞政府多年來腐敗不堪的管治也非常不滿,ISIS讓他們有了新的希望。以被稱為ISIS首都拉卡及重要城鎮摩蘇爾為例, ISIS取得當地控制權後,友善對待民眾,又移除所有軍隊設置的路障及開放道路,民眾簡直不相信能活在沒有貪污的世界裏。

26歲的Basheer Aziz形容ISIS來到前,摩蘇爾猶如一個大型恐怖監獄,他指當時每天坐巴士到學校上課,途中有數之不盡的路障檢查乘客的身分,而且隨時需要停上一、兩個小時,只為等待軍人毆打沒有帶上身分證的人。他認為現在很自由,反而覺得反ISIS陣營的襲擊才是散播恐慌的源頭。

這亦是為什麼ISIS的規模迅速擴大,敘利亞民眾多年來對政府累積太多不滿,當有反抗政府的組織崛起,民眾便會有期待,甚至支持。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組織善於使用高科技的加密通訊模式及社交媒體作宣傳。不過,諷刺的是,ISIS控制的部分地區不能使用手機,持有者也會被鞭打。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