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圖看懂食肉經濟學 WWF:環境壓力大增 種飼料不如種食物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烤肉、火鍋、串燒在香港開得成行成市,總有一位食肉獸在左右。
其實,人類現時的吃肉習慣相當「不划算」,全因家畜飼料種植的「投資回報」對地球來說相當低。

種植動物飼料需要相當多土地與水資源。(VCG)

所謂投資回報指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投放同樣的土地和水資源,其實可以用以種植人類食用的農作物,令更多人得到溫飽;聯合國環境保護計劃指出,若將飼養家畜的穀物變成人類食物,理論上可以餵飽額外35億人。

除此以外,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分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用以飼養雞、豬和其他家畜的豆類作物,令自然環境承受莫大壓力,導致大規模的土地及物種損失,當中以亞馬遜、剛果及喜馬拉雅地區為甚。

例如在英國,豬肉在肉類攝取中排行第二,僅次於雞肉。但每年人均便吃掉25公斤豬肉,幾乎等同斤所有肉類加起來的建議攝取量。而全球肉類攝取量更有增加的趨勢,專家估計2050年會達至4.55億噸。

如此一來,飼料需求亦會直線上升;現時全球對飼料需要最大的是亞太、歐洲及北美的雞農,2009年的數字是佔上全球飼料總數中的41.5%。例如美國對雞肉需要由1960年代起持續上升,2016年時的人均雞肉進食量是當時的3倍有多。

生產一公斤肉類與生產一公斤菜類需要的水足印(water footprint)差天共地,種植飼料需要大量水亦是原因之一。

「世界的蛋白質汲取量比實際需要更多,而這對野生動物有災難性的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食物政策部經理Duncan Williamson說:「令人震驚的是,全球60%的生物多樣性減少,都因為我們的食物而起。」

他指出,很多人知道以肉為主要食糧的飲食習慣對水和土地都有影響,更導致溫室氣體排放;但很少人知道,問題根本是來自飼養動物的飼料種植。

(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