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Adele 逆流而上的平民歌后
她不賣外表,形象平凡,顯然在倫敦街走一趟也會遇到這樣的女孩,Adele曾說︰「我從來不想成為雜誌封面的模特兒。我代表着主流女性,我為此而感到驕傲。」這名平凡女孩在2008年出道,8年來只推出3隻大碟,大部分歌曲都是由她親自創作,全部都佳績斐然。究竟她如何以平凡造就不凡,成為風靡全球的女歌手?
《19》/2008年
“If I tell the world, I’ll never say enough, cause it was not said to you.” -〈Chasing Pavement〉
流行曲離不開失戀這個話題,凡人一生,總會經歷幾段愛情創傷,不少音樂人的創作之路亦是由此而起,Adele也不例外。2008年,踏入19歲的她首次推出大碟《19》,隨即贏得「全英音樂獎」(Brit Awards )的最佳樂評人獎,當中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Chasing Pavement〉,其創作源起便是平凡不過的情傷。Adele與歌詞中講述的這名前度男友曾經拍拖6個月,據說有一天她知道他出軌了,清早6時去一間酒吧找他,狠狠地揍了他一拳,然後跑到街外,「在空洞的街道你在追隨什麼」,就是這個想法,轉化成Chasing Pavement這首歌的養分。
「如果我向世界傾訴,我就永遠都說不完,因為那不是對你說的」,歌詞這樣寫道。一首永遠唱不盡又說不完的失戀情歌,便從此開始。「我的音樂是基於個人經驗,所以我要活一陣子才能寫出東西來。」Adele說,「與男友分手讓我繼續走下去。如果我很快樂,我就沒有太多事可以寫。」無論是往後2011年的〈Rolling in the Deep〉,還是2016年剛剛推出的〈Hello〉,其實Adele都是以不同的態度,面對同一種傷痕。
《21》/2011年
“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 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of dark.” -〈Rolling in the Deep〉
失戀情歌在流行曲市場上比比皆是,何以Adele能突圍而出?除了以不完美的沙啞聲線,完美地唱出令人心碎的好歌之外,她更是從一而終地平凡到底,活得真實,這亦是Adele能親近所有人的最大賣點。
Adele的成長背景平平無奇,她在倫敦北部托定咸(Tottenham)出生,母親Penny Adkins是個藍領階層,父親Mark Evans早在Adele兩歲時就出走,父母都與音樂沾不上邊,沒有為她留下任何音樂遺產。Adele不喜歡上學,直至14歲時,她轉讀全英演藝學校,在唱作路上的光芒漸露。在演藝學校期間,Adele灌錄了3首歌曲,放到她的MySpace專頁,其中〈Hometown Glory〉一曲得到獨立唱片公司XL唱片注目。Adele畢業的6個月後,便正式加入XL唱片,展開唱作事業生涯。
2008年1月,Adele推出首張大碟《19》,瞬間人氣急升。除了奪得BRITs的獎項,她的大碟亦瞬即成為英國專輯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同年10月,Adele現身美國《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令美國觀眾眼前一亮。在節目播出後24小時內,她的大碟已攀升至iTunes排行榜首位。2009年2月,在第51屆美國格林美獎上,Adele贏得最佳新人獎及最佳流行女歌手獎,成功打入美國流行音樂市場。2011年Adele推出第二張大碟《21》,為事業再創高峰。大碟推出後首周在英國就賣出逾20萬隻,在美國更賣出35萬隻,一共在15個國家成為銷量最高的大碟,亦為她贏得全英音樂獎及格林美獎多個獎項。
認清目標 以平凡創造不平凡
著名音樂節目監製艾莉森賀(Alison Howe)在2007年就已經留意到Adele,邀請她上電視節目表演。「她就像倫敦其他女孩一樣,只是她比較有錢。她完全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亦知道想聽她音樂的人感受到什麼。她完完全全知道──這是令她變得特別的地方。」
認清自己的目標或許不難,但要在成名後堅持平凡個性,才難能可貴。2012年2月,Chanel創意總監、有「老佛爺」之稱的時尚大師Karl Lagerfeld曾撰文談及他對當今女星的看法,提到Adele時,指她「有點太肥,但她有一張漂亮的臉及一把非凡的聲線」,這番言論立即惹來熱議。在文章刊登後的翌日,Adele在一個雜誌訪問中回應道︰「我永遠不渴望成為雜誌封面的模特兒。我代表着主流女性,而我為此感到驕傲。」
就如大碟《21》之中的〈Rolling in the Deep〉歌詞所述,Adele心中永遠有一團火,燃燒着她做音樂的鬥志。她堅持出席公司每個決策會議,主導自己的公眾形象。對於要成為怎樣的藝人,她的首要原則,是不要與廣告有任何連繫,特別是在成名之後。「我要向什麼事說不呢?其實你可以想像到。簡直是每一件事,書籍、衣著、食物、飲料、健身等等品牌……最有趣的大概是,他們想將我的樣子放到汽車、玩具、Apps、玩具……你要花100萬鎊請我到你的生日派對獻唱?如果我要這樣做,倒不如免費吧。」
捨大取小 堅持獨立音樂路
另一原則,是要謝絕出席大型音樂節,如英國最著名、世界最大型的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我不參與音樂節,面對這麼龐大的觀眾群會嚇怕我,我亦不認為這樣做音樂會奏效。」同樣道理,Adele亦拒絕在容納上萬觀眾的大型場地演出,例如可容納18000人的世界級知名演唱會場地The O2 Arena。「我寧願花12年在Barfly(獨立樂隊演出的小型場地)演出,也不會花一晚在The O2!」這樣的原則,在大型唱片公司眼中,是不切實際的瘋狂想法, Adele卻一直堅持至今。
Adele的平凡造就她的不凡,個人魅力固然是其成功關鍵,但如果Adele不是由相對獨立的XL唱片公司培養,而是加入諸如Sony Music或EMI等大型唱片公司,Adele仍會如此成功嗎?最起碼她會被公司要求減肥,變成Beyoncé那樣的身型;她又可能要接受應對媒體的訓練,那些貼地的髒話與放肆的笑聲,大概會消失於眾人眼前,更遑論她一直堅持的原則。這樣的Adele仍能吸引萬千聽眾嗎?
大型唱片公司要革新,為唱片業帶來新氣象,或許要聽聽XL唱片的負責人羅素(Richard Russell)的意見︰「唱片業的問題是有太多唱片推出市面了。舞台上的每個場景其實只容許一個出色的藝人出現。太多場景造就了大量平庸的人。」
《25》/2016年
“To tell you I’m sorry for breaking your heart, but it don’t matter. It clearly doesn’t tear you apart anymore.”-〈Hello〉
英國音樂雜誌《Q Magazine》的編輯保羅‧里斯(Paul Rees)曾說︰「在Lady Gaga的時代,我們對『少即是多』(Less is More)這個想法失去信心。Adele能成功的一大元素,是她能保持像謎一般,我們並不了解她的一切。」
無論是在表演還是在訪談中,Adele與人對話時總予人一種開放自己的感覺,但事實上她非常保護私隱,甚少談及私人生活。當然,像她這般有名氣的人,有公司及經理人層層阻隔,很難泄露私隱。但回顧Adele的演藝生涯,她從2008年推出《19》時就有保護私隱的習慣,保持謎一般的形象。很多名人用Twitter吐心聲,Adele卻甚少使用面向公眾的Twitter帳戶,該帳戶從2010年起才啟用,貼文寥寥可數。或許她要跟聽眾說的話,在歌曲中已說盡了。這就像我們與好友的相處方式,彼此互相了解,已沒興趣看對方的Facebook、Twitter。
一部鋼琴,一盞射燈,一襲黑色長裙,這是Adele 2011年在Brit Awards 上的演出,簡約的舞台令人將焦點放在音樂與歌聲,「少即是多」就是Adele一貫的風格。如果Adele的表演風格是流行音樂光譜的其中一端,Lady Gaga就是光譜的另一端。Lady Gaga以「超性化」(Hypersexualized)的形象示人,她的表演是景觀(Spectacle)主導,每次表演、每個MV都是一次比一次驚艷和走向偏鋒,最令人難忘莫過於她身穿「牛肉裙」出席頒獎禮。Adele則堅持只賣歌喉與平凡個性。有說法指,對於很多人來說,她是作為「反Lady Gaga」的最佳代表人物。
不少人亦會將Adele與另一名英國女歌手Amy Winehouse相提並論,後者亦曾經風靡英美樂壇,而兩人都有着沙啞滄桑的聲線。然而,兩人最大的分別,或許是Amy Winehouse以濫毒和嗜酒見稱,媒體關注她的私生活,多於她的音樂成就。2011年以27歲之齡死於酒精中毒,更令Amy Winehouse從此成為叛逆壞女孩的象徵。相反,Adele卻繼續以平凡好女孩形象示人,2012年當她在第54屆格林美獎橫掃6大獎項時,她在台上哭着對母親說:「乖女做得好!」(Girl did good!)向她致敬。在生活習慣上,Adele酷愛抽煙,2011年患喉炎期間曾戒煙兩個月,但始終戒不掉,最近,因為怕死而終於決心戒煙,平凡得像你與我一樣。
與聽眾闊別數年,Adele去年11月推出第三張大碟《25》,再次成為樂壇焦點。代表作〈Hello〉,同樣是抒發對舊情人的感覺,但歌詞內容有別舊作,是懷緬多於不甘,憂鬱多於憤怒,都是每個平凡女子經歷過的心境。
There’s a fire starting in my heart, reaching a fever pitch and it’s bringing me out of dark.
-〈Rolling in the Deep〉
To tell you I’m sorry for breaking your heart, but it don’t matter. It clearly doesn’t tear you apart anymore.”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