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2月1日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Mar-a-Lago)簽署行政命令,向來自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的貨品加徵關稅,以報復從這些國家流入美國的移民和非法毒品。其中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的稅率為10%,墨西哥及加拿大則為25%。白宮表示,關稅將於2月4日生效,並稱若受影響的國家採取報復措施,關稅稅率將會進一步提高。
為何特朗普想用關稅來對付某些國家
據《衛報》報道,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進口國:2022 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達3.2萬億美元。特朗普則將關稅視為一項可以向美國製造商和進口商施加壓力,迫使其在國內生產商品的政策。
特朗普曾表示:「你所要做的就是在美國建廠,而且還不用繳納任何關稅。」但數十年來,全球經濟一直緊密交織在一起。舉例來說,美國農民多年來都無法生產出與墨西哥相當數量的牛油果。

關稅將如何影響美國消費者?
徵收關稅將導致消費價格上漲。加拿大是原油主要出口國,而墨西哥出口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墨西哥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件出口國。中國則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晶片的主要出口國。總體而言,2023年美國從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了價值1.2萬億美元的商品。
消費者直接購買的不僅是進口產品。當關稅推高進口商品價格時,其中包括用於在美國國內生產其他產品的進口材料,材料價格上漲最終將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
美國兩黨智庫稅務基金會(The Tax Foundation)估計,對墨西哥,加拿大及中國徵收關稅將會使得總稅收增加1.2萬億美元。特朗普對美國政府透過關稅獲得更多收入的想法表示讚賞,但最終還是要由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哪些聯邦法律賦予特朗普頒佈關稅的權力?
美國聯邦法律賦予總統無需國會批准即可頒佈關稅的廣泛權力。特朗普有權宣佈國家經濟緊急狀態以實施關稅。這將啟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該法案賦予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期間管理進口的權力。
總統還可以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徵收關稅,該法賦予總統對某些行業徵收關稅的權力。2018年,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徵收鋁和鋼鐵關稅時就採用了這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