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製造業維持增長 特朗普關稅威脅仍是大患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隨着國內訂單和產出狀況改善,亞洲各地的工廠活動在12月實現了擴張,但信心減弱和出口訂單持續下降預示着未來的全球風險。
彭博社報道,標普全球的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當月東南亞PMI從11月的50.8小幅降至50.7。台灣在亞洲表現居前,其PMI升至52.7,為7月以來最高水平,遠高於50這一榮枯分界線。
與此同時,財新PMI顯示中國12月製造業活動擴張步伐放緩,近期刺激措施對工廠的影響仍有待顯現。在依賴出口的韓國和越南,製造業活動在12月陷入萎縮。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於本月宣誓就職。他曾承諾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並對進口商品普遍徵稅,包括在他上任第一天就採取部分行動。上述最新亞洲製造業數據突顯出了對海外貿易保護主義和未來國內需求日益加劇的擔憂。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師瑪麗亞姆·巴路支(Maryam Baluch)在聲明中說:「雖然2025年的產出前景仍然樂觀,但程度略有減弱……新訂單增長仍不算強勁並嚴重依賴國內需求,而疲軟的國際需求繼續阻礙增長。」
亞洲的總體數據顯示,需求仍然基本來自國內,新訂單連續第10個月增長,積壓訂單也在增加。
但出口訂單已連續兩年下降,表明海外需求繼續放緩。受訪者的信心也降至八個月低點,仍低於長期平均水平。
在因為出口多元化而通常被視為全球需求晴雨表的韓國,製造業活動因成本上升、產出和新訂單下降而萎縮。值得注意的是,製造商自2020年以來首次對未來悲觀。
韓國當前處於政局不穩定性時期,總統尹錫悦在宣佈戒嚴後面對彈劾,代總統崔相穆拒絕了總統府幕僚的集體辭職請求。韓國上個月還發生了該國史上最嚴重空難,造成179人遇難,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