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50年來首次港口大罷工 分析師:每日損失將以十億美元計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因續約合同談判破裂,美東時間10月1日凌晨起,代表美國東部沿岸所有主要港口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聯合會(ILA)正式舉行近50年來首次罷工。路透社稱,這意味着全美約一半的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這場罷工可能在美國大選前夕拖累經濟,希望爭取勞工選票的現任民主黨政府不得不面臨兩難局面。分析師警告,罷工若持續,每日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損失以十億美元計,對美國消費、出口及就業市場等帶來衝擊,推升美國二次通脹的風險。

工會誓言:抗爭到底

據美聯社10月1日報道,當天0點過後不久,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和德克薩斯州休斯頓港口的工人們就開始舉行罷工,他們在港口外的鐵路道口繞圈遊行,高呼「沒有公平合同就不能工作」。

「我們已做好準備,只要有必要,無論罷工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將抗爭到底。」ILA主席達格特(Harold Daggett)1日通過聲明說,「美國海運聯盟(USMX)現在擁有這次罷工的主導權。他們現在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罷工才能結束。」

本次談判的核心爭議圍繞加薪問題展開。2023年,美國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ILWU)成功為西海岸港口的工人爭取到在未來6年內達到32%的工資增長幅度,ILA在此次談判中尋求為其會員爭取同等甚至更高的加薪,期望補償因通脹導致的購買力下降。

2024年10月1日,國際碼頭工人協會 ( ILA ) 的港口工人參加美國維珍尼亞州朴茨茅斯維吉尼亞國際門戶的罷工。(Reuters)

據《華爾街日報》9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當天在政府官員干預下,ILA與港口資方進行了合同到期前的最後接觸。代表遠洋運輸公司和碼頭運營商的USMX提高了工資方案,從之前的6年內增長40%提高到增長50%,但要求將合同延期以完成談判。

ILA的立場則是,除非USMX同意在新的6年期合同中承諾將工資逐步提高77%,即到2030年將最高時薪提高到69美元,否則不會開始談判。此外,ILA還要求資方按照之前合同的要求放棄港口自動化,全面禁止在裝卸貨物時使用自動起重機和集裝箱搬運車等。

在1日的一份聲明中,ILA拒絕接受USMX的最新提案,稱這「遠遠不能達到ILA普通會員在工資和自動化保護方面的要求」。聲明指控,USMX中的外資航運公司今年依靠美國港口工人的支持賺取了「數十億美元的豐厚利潤」,卻沒有將其「反哺」給美國港口工人。

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供應鏈陷入混亂、需求激增,航運費用飆升。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航運業資深分析師約翰·麥科恩(John McCown)的計算,2020年至2023年,該行業利潤超過4000億美元,這據信超過了自1957年開始集裝箱化以來該行業的總利潤。

此案勞資雙方一年多前開始就新的合同談判,但工會今年6月取消了原定的合同談判。《華爾街日報》稱,這是因為紅海局勢緊張,迫使承運商繞行,推高了運費,航運公司盈利也因此激增。由於需求強勁,總部位於丹麥的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6月預計,今年的自由現金流將比之前的預測增加30億美元。

圖為丹麥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旗下貨櫃。(Reuters)

全美一半船運受阻

這是1977年以來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工人首次大規模罷工。美國Axios新聞網稱,範圍包括從北部緬因州到南部德克薩斯州的14個主要港口。

據USMX說,糾紛中的合同涵蓋了約2.5萬名從事集裝箱和滾裝/滾卸作業的港口工人。但ILA已警告,預計工會成員將進行更廣泛的罷工,包括那些未直接參與此次糾紛的成員,但具體人數尚不清楚。ILA總共代表超過8.5萬名港口工人,其向美國勞工部提交的年度報告顯示,約有4.7萬名活躍會員。

儘管ILA表明,罷工不會影響軍用貨物或客運遊輪服務,但美媒指出,受罷工影響的港口處理着全美大約一半的船舶貨物,而食品等時間敏感的進口商品很可能首當其衝。根據美國普查局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這些港口處理了美國74%的海運葡萄酒進口、75%的香蕉進口和89%的化學制造用鹽進口。

而隨着罷工的持續,車輛、重型機械、建築材料、化學品、傢俱、服裝和玩具更廣泛的消費品的進口也都可能受到影響。美國經濟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數據顯示,受罷工影響的港口每年處理的貨物佔美國國際貿易的四分之一,價值約3萬億美元。

2024年10月1日,國際碼頭工人協會 ( ILA ) 的一名港口工人參與在維珍尼亞州樸次茅斯的罷工行動,手舉橫幅寫道「要求工作保障」。(Reuters)

這場已經預告了幾周的罷工正值美國節日季前夕。美國航海雜誌《海事執行》1日援引專家說法表示,雖然大多數零售商都通過提前發貨囤積了庫存,消費者不會立即受到罷工的影響,但一些進口商已經在談論以更高的成本運輸貨物,這些成本很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

關於罷工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分析人士們看法不一。美國研究機構安德森經濟集團稱,罷工一周的直接成本可能約為21億美元,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這一估值則是37.8億美元。摩根大通和傑富瑞集團不同分析師的估值更高,但差距也很大,但區間在每天損失30億至45億美元,還有的估計則高達每天50億美元。

具體損失將取決於罷工持續的時間。摩根大通認為,罷工不會持續多過一周。不過,包括海運分析公司Xeneta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在內的行業分析師警告,即使罷工只持續一周,其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可能在未來更久加劇航運延誤、消耗運力、推高運輸成本。

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副經濟學家格雷絲·澤默(Grace Zemmer)表示,為期一周的罷工造成的積壓需要大約一個月才能消除,且隨着罷工影響的蔓延,超過10萬人可能會暫時失業。

美聯社提到,罷工還可能阻礙東部沿海港口出口,並造成西海岸港口的運輸堵塞。鐵路公司稱可以加大從西海岸運輸貨物的力度,但分析人士表示,這部分運輸量不足以彌補關閉的東海岸和墨灣港口。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研究高級主管亞當·卡明斯(Adam Kamins)稱,「幾星期後」,美國供應鏈「將開始受到衝擊」,如果罷工繼續還會看到更嚴重的影響。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公司Pro3PL的創始人傑伊·多基亞(Jay Dhokia)警告:「如果罷工繼續進行,將造成整個供應鏈的巨大延誤,這種連鎖反應無疑將延續到2025年,並造成整個行業的混亂。」

2024年10月1日,美國維珍尼亞州朴茨茅斯,國際碼頭工人協會 ( ILA ) 的港口工人參加罷工,碼頭堆滿了貨櫃。(Reuters)

拜登和民主黨兩難

對於美國經濟和政治而言,此次勞資利益衝突爆發的時機都非常微妙。英國廣播公司(BBC)稱,隨着六周後美國大選的臨近,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不斷攀升,罷工有可能讓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陷入困境。

美國Axios新聞網分析,根據1947年《塔夫脱-哈特利法》(Taft–Hartley Act),總統有權阻止或結束罷工,並申請實施80天的冷靜期。但這不是一名自稱是歷史上最支持勞工的總統可以採取的行動,工會及其支持者會嚴正表示反對。但如果放任罷工持續超過一周,又有可能激怒那些已經因物價上漲感到不滿的選民。

美國貿易、運輸和零售業團體一直敦促白宮進行干預。美國商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蘇珊娜·克拉克(Suzanne Clark)9月30日寫信敦促拜登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稱「讓合同糾紛給我們的經濟造成如此大的衝擊,這是不合情理的」。

「這些港口總共處理了全國68%以上的集裝箱出口和56%的集裝箱進口,日貿易額超過21億美元。」克拉克寫道,「簡而言之,你有權在保持港口開放的同時繼續進行合同談判。」

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AAF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拉馬爾(Steve Lamar)上周致信拜登表達擔憂。他說,東海岸和墨灣港口去年處理了美國53%的服裝、鞋類和配件進口,價值超過920億美元,如果發生罷工,將導致港口在假日航運季高峰期中斷,這將導致商品供應短缺,推高商品價格,使通脹大幅走高。

此前,代表美國製造商、農民、批發商、零售商、進出口商、交通物流服務提供商和其他供應鏈相關方的170多家行業組織,以及美國69名眾議員也分別聯名寫信給拜登,傳達了類似的警告。

拜登政府則表示,這是一個集體談判的問題,政府不會動用其權力強行規定冷卻期或進行調解。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指出,在大選臨近之際選擇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將是一個「政治雷區」。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副教授、前勞工部官員費爾南德斯(Alex Hertel-Fernandez)解釋說,這是因為《塔夫脱-哈特利法》被勞工運動視為對其自主權以及與僱主談判能力的威脅,拜登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費爾南德斯補充,儘管2022年拜登和國會曾根據《鐵路勞工法》提前阻止了大規模鐵路罷工,但如今美國的經濟狀況和當時「截然不同」。「由於卡車運輸和鐵路運輸的瓶頸,我們的供應鏈中斷相當嚴重,這意味着消費者在獲得他們日益需要的商品時已經面臨很多挑戰。」

美媒提到,ILA主席達格特在2020年大選中支持了民主黨人拜登,但最近一直對這名總統持批評態度。去年11月,達格特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邀請在後者的海湖莊園會面,進行「富有成效」的談話。據達格特稱,兩人有着「長期關係」,特朗普「承諾支持ILA反對在美國建設自動化碼頭」,而這是工會的主要關切。

在美國羅格斯大學勞工研究和僱傭關係教授威廉·布魯切爾(William Brucher)看來,雖然任何罷工混亂都可能傷害民主黨選情,但在大選前幾周疏遠勞工運動盟友的代價會更大。

羅格斯大學另一名勞工學教授瓦雄(Todd Vachon)則觀察指出,工會目前在美國人中的支持率很高,但這部分是因為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還沒有發生過嚴重擾亂經濟的罷工,如果港口罷工持續一段時間,公眾會如何反應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