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新框架曝光 提高申請門檻 或減低申請意慾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政府上周通過的第二家園計劃新框架,增設了經濟與金融特區組別,相信是為了吸引有意進駐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及森林城市金融特區的投資者。

不過,當局提高了整體申請門檻,包括強制所有第二家園計劃(MM2H)申請者必須在馬國置產,並且都不具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資格。業者認為新條件過於嚴苛,可能導致許多潛在申請者卻步。

馬國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長張慶信上星期五(6月14日)在Facebook發文告說,根據新框架,申請者按不同條件劃分為白銀、黃金和鉑金組別。申請者的定期存款要求為白銀組15萬美元,黃金組50萬美元,以及鉑金組100萬美元。申請者須年滿25歲,每年在馬國居留至少90天。

這個和旅遊部去年12月推出的優化版的第二家園計劃相比,定存要求整體調高。新框架規定,只有鉑金組的申請者可參與商業和投資活動或工作,其他組別的申請者須另行申請准證。

張慶信在介紹新框架時只提到這三個申請組別,不過,根據旅遊部官方網站的資料,這次其實新增了經濟與金融特區組別。

《聯合早報》記者向當局查證,了解到確實新增了經濟與金融特區組別,但當局沒有說明具體針對哪些經濟特區。業界相信,這是為了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以及森林城市金融計劃而設。

根據旅遊部官網資料,經濟與金融特區組別的申請者須年滿21歲。50歲以下的申請者須擁有6萬5000美元的定存,50歲及以上則為3萬2000美元,簽證的最長期限為10年,之後每五年必須更新。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移民計劃,吸引不少港人申請。(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外國人過去移居退休消費,卻嚴格控制移民入籍申請。(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所有申請者須在馬國置產

新的框架還規定所有申請者必須在馬國置產。其中,白銀組的申請者須購買價值60萬令吉或以上的房產,黃金組100萬令吉,鉑金組200萬令吉。經濟特區組別的申請者必須通過指定發展商置產,房子的最低價值交由各州政府決定。

申請者添置的房產在10年內不准出售,除非為了升級房子而獲准轉售。

這是第二家園計劃自2002年推出以來,當局首次強制申請者必須在馬國置產。這讓許多申請者譁然,網上的討論區也掀起熱議。

中國上海人王青(41歲,YouTube博主)剛在去年初獲得第二家園通行證。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雖然新條件不會影響之前的申請者,但他身邊的朋友還是擔心五年後更新簽證時,必須符合更嚴苛的條件。「第二家園的申請條件一直在改變,令申請者沒有安全感。」

他認為,當局強制置產的舉措可能令原先決心不強的潛在申請者卻步,因為這將限制申請者的現金流,並且須考慮房產10年後的價值回報。

澳洲居民克法業(Kifayet Shah)也在Facebook的第二家園討論區留言道:「當局宣佈新條件之前,我對第二家園非常感興趣,但我現在已改變主意,因為覺得這項計劃不再值得。」

他說,申請第二家園的費用變得昂貴。「況且,第二家園不是永久簽證,若是在其他國家,購買房產就可以申請『綠卡』了。」

馬國在去年底公佈的版本中,允許鉑金組的申請者根據移民局條款申請永久居留權。不過,由於第二家園計劃的申請者主要是中國公民,反對黨批評政府這麼做是為了讓中國人成為永久居民,典當國家利益。

第二家園計劃全國顧問協會總會長劉榮發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第二家園計劃若能促進房地產及經濟發展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強制置產的新規導致申請人數下降,可能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效果。

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新框架規定,申請者添置的房產在10年內不准出售,除非為了升級房子而獲准轉售。圖為吉隆坡的雙子星塔。(Getty)
圖為2023年8月23日,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住宅公寓的傍晚景色。(Reuters)

代理公司須重新申請執照

另一方面,馬國政府決定不沿用原有的第二家園計劃代理,現有的代理必須在執照過期後重新提出申請。代理公司的營運資本要求也從原來的5萬令吉提高至20萬令吉,並須繳付20萬令吉的銀行擔保金。

張慶信說,新框架無意為難任何人,而是希望提高代理公司的可信度和責任感,為申請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不過,代理公司Aspire第二家園計劃公司首席總監陳科元受訪時說,第二家園過去幾年幾經波折,加上冠病疫情的衝擊,已導致很多代理元氣大傷。

「目前,申請者人數跟疫情前相比已減少很多,許多代理公司的規模也縮小了。如今,代理須花40萬令吉申請執照,對許多代理而言是很大的挑戰。」

劉榮發也說,在西馬200多個代理當中,可能有半數無法達到申請執照的標準。他認為,這可能影響政府推動第二家園計劃的努力。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