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徵加關稅 歐洲汽車巨頭:負面影響遠超任何好處

撰文:劉耀洋
出版:更新: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宣布將向中國電動車加徵額外最高38.1%關稅後,歐洲數間汽車巨頭隨即表態反對,認為關稅的負面影響將超過任何潛在的好處。

自由貿易帶來經濟增長 不應走向保護主義

據路透社12日報道,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德國作為一個出口國,不需要日益增加的貿易壁壘。取消限制、擴大公平自由貿易為德國帶來經濟增長,現在更不應該走向保護主義的道路。

斯泰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則指出,作為一家全球跨國汽車公司,Stellantis相信全球貿易環境中的自由和公平競爭,並且不支持導致世界趨向分裂對立的措施。

歐洲汽車業界擔心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加稅後,將導致雙方展開貿易戰。圖為2018年6月25日,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在中國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期間,現場以歐盟旗幟與中國國旗進行佈置,一名出席者在兩面旗幟後方走過。(Reuters)

歐洲純電動車需求疲弱 關稅恐重創汽車業

福士汽車(Volkswagen,又譯大眾汽車)在聲明中表示,反補貼關稅不適合增強歐洲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尤其是德國和歐洲市場目前對純電動車的需求疲弱,歐委會這一決定的負面影響遠超其潛在的好處,特別是德國汽車行業而言。

德國汽車製造商福士﹙Volkswagen,又稱大眾﹚標誌。圖為2015年9月22日,在印度經銷商拍攝的福士汽車標誌。(REUTERS)

寶馬集團(BMW)行政總裁齊普澤(Oliver Zipse)指出 ,額外進口關稅是錯誤的決定,損害歐洲公司以及歐洲整體的利益。保護主義有可能開始螺旋式上升,關稅導致新的報復關稅,造成孤立而不是合作。

寶馬集團(BMW)行政總裁齊普澤(Oliver Zipse)表示,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損害歐洲公司以及歐洲整體的利益。圖為2023年9月,齊普澤在德國柏林車廠活動上發言。(Getty)

齊普澤稱,從寶馬公司的角度來看,徵收進口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無助於其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自由貿易仍然是公司的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