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歐盟將公布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德國促維持「盡可能低」水平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6月11日報道,有知情歐盟官員透露,歐盟委員會預計於當地時間12日通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有關即將徵收臨時關稅的消息。與此同時,德國政府被曝正在發起最後努力,加大遊說力度,盡力將關稅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
近來,歐盟持續對中國電動車揮舞「關稅大棒」,被曝將在6月初做出徵稅決定。隨後因歐洲議會選舉(也稱「歐洲大選」)在即,又傳出將推遲至7月4日再宣布這一「高度敏感」的決定。
報道稱,歐盟委員會的兩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透露,預計於12日通知中國車企徵稅決定。
其中一名歐盟官員坦承,儘管各方都在談論一個「基於證據、符合全球貿易規則」的解決方案,但這是一個「將由包括馮德萊恩在內的最高層做出的政治決定」。
Politico EU提到,上述通知發布之際,歐盟處於「令人擔憂」的氛圍之中。首先,歐盟中兩大成員國——法國和德國,在此問題上態度並不一致。其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需要德法支持以確保連任,但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均在此次歐洲大選中遭遇慘敗。
據介紹,歐盟目前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10%的關稅。法國方面希望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更高的關稅。法國智庫雅克·德洛爾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法布里( Elvire Fabry)聲稱,「20至30%左右的關稅將給歐洲製造商一些喘息空間,以加速在該領域投資,並維持其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同時,一名法國官員否認該決定是出於政治目的,辯稱「這是一項客觀調查,不是政治談判」。
報道指出,德國政府意識到無法避免關稅,現在正努力將關稅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理想情況下是中國對歐盟徵收的對等水平,即15%。
與法國不同,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頗為活躍。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寶馬(BMW)、奧迪(Audi)和平治(Mercedes-Benz)在中國銷售了1,920萬輛汽車,占每家汽車製造商全球銷量的30%至40%。
2024年4月,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家、波鴻汽車研究院( Bochum Car Institute)院長杜登赫費爾(Ferdinand Dudenhoeffer)受訪時指出,中國對全球汽車工業的重要意義在於其在轉型中的先驅作用,「汽車發展的未來在中國,如果帶着保護主義措施面向未來,就會鑄成大錯」。
隨着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崛起,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電動車「下手」,發起了反補貼調查。外媒此前廣泛報道6月5日為最後期限,屆時歐盟將做出決定,並預先通知涉事企業和歐盟27個成員國。此後,各成員國有四個月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永久性關稅。
不久後,歐盟又傳出為避免影響6月6日至9日的「歐洲大選」,或將推遲至選舉結束後再宣布決定。
港媒6月4日援引消息披露,有歐盟官員告知中國汽車製造商,預計歐盟委員會將從7月4日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據報道,中歐雙方人員6月3日在布魯塞爾會面,並就反補貼調查舉行了聽證會,中國企業正是在這次聽證會上被告知此事的,但對方未透露關稅稅率。
其實,對於歐盟這番保護主義舉措,其潛在的「受益對象」們卻似乎反應平平,甚至還有企業開始擔心這種做法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損害汽車產業內以及全球供應鏈內的良性市場競爭。
5月8日,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直言,歐盟此舉堪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福斯汽車(Volkswagen)乘用車品牌行政總裁施文韜也警告稱,「(中方針對歐盟)總會有某種報復」。德國平治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allenius)早前受訪時,則呼籲歐盟下調對華電動車關稅。法拉利(Ferrari )行政總裁維尼亞(Benedetto Vigna)日前表示,中國車企進軍歐洲市場,對於本地車企來說是「良性競爭」。
港媒也指出,歐盟的做法勢必會激怒中國,導致中方實施反制措施。Politico EU稱,中方反制措施將不限於汽車行業,還可能包括農業和航空業,而這是法國急於保護的兩個敏感行業。如果中方反擊,對馬克龍來說不是好消息,因為他的中間派聯盟剛剛在歐洲大選中慘敗。
2024年3月,英國《泰晤士報》曾刊文批評西方「中國電動車威脅論」,並反駁了歐盟此前針對中國政府向車企提供補貼的指控。文章提到,在發展電動車的多年時間裏,中國曾向其製造商提供了支持,目前已經逐步取消。同時,西方政府也對本國企業提供了激勵措施。
其中,拜登政府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向美國企業提供了數百億美元補貼。歐盟對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啟動於2019年,並在次年開始加大補貼力度,絕大多數成員國對每輛純電車的平均補貼金額在3,000至6,000歐元(約2.5萬至5萬港元)。不僅如此,歐委會在2024年2月又積極倡議成員國增加對純電車的國家補助。
6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這起反補貼調查的實質是貿易保護主義。歐方在調查中存在許多不合理、不合規的做法,指控的所謂「中國補貼項目」也根本站不住腳。林劍說,中方敦促歐盡快終止調查,避免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如果歐方一意孤行,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研究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近期一項研究表明,鑑於其他市場的關稅更高,低於50%的關稅不太可能阻止所有中國電動車進口,並保護歐盟的汽車行業。榮鼎諮詢稱,歐盟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已從2020年的16億美元躍升至2023年的115億美元,占歐盟電動車進口總量的37%。
「(即便加征關稅),他們可以降低價格,繼續保持競爭力,」歐洲汽車分析師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如此說道。Politico EU援引數據稱,僅僅在2024年前四個月,中國在歐洲的電動車銷量就增長了23%,達到近12萬輛。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