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極右崛起 馮德萊恩力爭中間派支持連任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歐洲議會選舉正進行最後階段點票,三大主流黨仍然得票最大,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領導、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預計取得約190席,成為最大黨。然而極右派有重大斬獲,左派綠黨失利,歐洲政治氣候整體比起五年前右傾顯著。

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D)料取得135席,中間及自由派的復與歐洲黨(Renew)獲得83席。這三大主流黨團在歐洲議會一共720席中,得席佔比約六成。

儘管中間派仍然是主流,但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法國及德國的極右勢力明顯增加,而且分別領先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及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 )的政黨。從三大黨的議席改變來看,中右翼歐洲人民黨增加了數席,社會民主黨失掉數席,而馬克龍領導的復興歐洲黨則將失去約20席,可見歐洲議會右傾之勢。

兩個極右黨團分別亦有斬獲,由法國國民聯盟(RN)和意大利聯盟(Italian Lega)組成的身份與民主黨(ID),席位由49席大增至62席。另一極右黨團——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意大利兄弟會(Brothers of Italy)與波蘭法律與正義黨(PiS)組成的歐洲保守與改革黨(ECR)則多獲了兩個議席。

極右在這次選舉中大幅崛起,自由派及綠黨失利,儘管親歐派的中間偏右、中間偏左、自由派及綠黨總共亦料取得過半的460席,但比起選前的488席,已可見流失近30席予疑歐派或民族主義政黨。

不過,歐盟未來五年「維持不變」的是——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將勝出成為最大黨,增加馮德萊恩連任勝算。在未來數周,若馮德萊恩獲得歐盟國家一眾領袖提名,將需要至少在新議會上取得至少361名議員支持。

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在國內投票中敗予極右國民聯盟(RN),宣布提前國會選舉。( Reuters)

因此,歐洲人民黨與哪些政黨組成聯盟將是關鍵。馮德萊恩周日晚表示,會優先尋求社會黨與自由派的支持,這些黨派雖然合計起來已取得至少404席,但由於議員投票將以暗票形式進行,專家估計這些中間派主流政黨內至少有一成議員對馮德萊恩投反對或棄權票。因此,馮德萊恩或需爭取極右派人士支持,但這種「魔鬼交易」亦恐怕會得失中間派。

很可能在未來五年繼續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馮德萊恩表示:「我們在這場歐洲選舉中勝出,是壓倒性的最大黨,我們是穩定的支柱。」她又強調中間派穩住勝局,但極左及極右勢力皆有斬獲,這樣的結果顯示中間派政黨對歐洲未來穩定發展有巨大責任。

法國極右國民聯盟主席巴德拉 (Jordan Bardella)和國民聯盟黨議會主席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左)在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投票結束後發表演說。(Reuters)

法德政府屈辱大敗 馬克龍解散國會提早選舉

在歐盟各國國內選情,德法執政黨皆失落予極右政黨。馬克龍的中間派復興黨,敗予馬林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會,提前選舉,第一輪將於6月30日舉行。

德國總理朔爾茨同樣經歷痛苦的一夜,其所屬社會民主黨領導的「紅緣燈」執政聯盟亦受屈辱性挫敗——左翼綠黨支持率大跌近一半。中右翼基民盟於周日選定中日取得明顯勝利,贏得約三成選票。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 也表現強勁,以16%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比2019年歐盟選舉提高了5個百分點。社會民主黨的得票率不到14%,排第三,對執政黨而言支持度甚低。

儘管德國最快也要到2025年秋季才舉行選舉,但三黨執政聯盟內部已越發不穩定,尤其對於烏克蘭戰爭預算等問題的內訌,再加上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的敗局,執政地位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