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執政人民黨表現遜預期 學者:莫迪不應單靠魅力拉票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和西部兩個邦的表現比預期差,拉低了聯盟的整體表現,顯示以印度教民族主義來拉抬支持率的手段無效,民眾更迫切希望看到實質的經濟改善。

印度人民黨(BJP)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和拉賈斯坦邦(Rajasthan)表現不佳,被認為是執政聯盟沒能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主要原因。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北方邦。莫迪不顧非議,大張旗鼓在回教堂的遺址建印度教神廟,雖獲印度選民讚譽,卻沒能有效拉票。人民黨甚至丟失了神廟所在的阿約提亞選區議席。

政治分析師德維迪(Surendra Kumar Dwivedi)告訴路透社:「這一趨勢清楚地表明,在像北方邦這樣的邦,寺廟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尤其是地方發展建設的問題,同年輕人息息相關,這些問題對作為最大選民群體的年輕人產生影響。」

印度總理莫迪6月4日抵達新德里的執政印度人民黨總部,準備向支持者發表講話。(REUTERS)

莫迪今年1月為阿約提亞一座建在回教堂遺址上的羅摩神廟揭幕,由此開啟他的競選活動。回教堂1992年在莫迪政黨成員的煽動下被印度教狂熱分子拆毀,引發印度獨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宗教騷亂,莫迪政府後來花費巨資興建神廟引發不小的爭議。

新德里智庫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的研究員基德維(Rasheed Kidwai)分析道,印度有很多經濟問題,人民黨在農村地區表現不佳,單靠莫迪個人魅力,是行不通的。

外交政策料無太大變化

在外交政策上,受訪學者認為,莫迪會延續此前的大方向,不會有太大改變。

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塞維亞副教授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印度國內對外交政策的走向有廣泛的共識。「印度與美國的關係有所改善。同時,印度維持了與俄羅斯的歷史關係。這兩條路線將在下一屆政府的領導下延續下去。」

至於中國,印度有兩大關注,即喜馬拉雅地區邊境衝突,和中國在南亞和印度洋影響力的擴大。塞維亞說:「印度要通過回歸原來的實控線解決邊界問題。在印太地區,印度則有意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安全關係。」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兼任資深研究學者蘇里亞納拉亞納(P S Suryanarayana)受訪時則說,在所有雙邊和重大多邊問題上,與中國重新接觸符合印度的利益,而懸而未決的中印邊界爭端,印度也應該有技巧地推進磋商。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