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防長會晤|談話內容+新聞稿顯見「根本性分歧」難彼此說服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美國防部長時隔18個月後舉行面對面會談,雙方在台海、南海等近期熱點問題上激烈交鋒,但兩軍將保持接觸,預計今年年底前成立危機溝通工作組。

受訪學者指出,中美在台海、南海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軍方高層的會面更多是為溝通接觸,而非形成共識、消除分歧。

正在新加坡參加年度區域防務會議香格里拉對話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中國國防部長董軍,5月31日舉行75分鐘的會晤,比原定的一小時略長。

雙方討論中美兩軍關係、台海問題、南海、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區域和全球議題。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會後形容,會晤「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有助雙方增進了解、避免誤判。

據中國國防部會後發布的消息,董軍在會晤中說,當前中美兩軍關係止跌企穩的局面來之不易,應堅守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

他也稱,兩軍溝通的目的是增進了解、消除誤解、積累互信;希望美國言行一致,與中國相向而行,堅持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

據美國國防部新聞稿,奧斯汀在會談間重申中美元首去年11月會晤時關於兩軍重啟戰區指揮官通話的宣布,也表示樂見雙方將在今年年底前成立危機溝通工作組。

圖為中國國防部長董軍2024年6月1日在新加坡步行前往一個會議場地。正在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的董軍5月31日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會面,過程75分鐘。(REUTERS/Edgar Su)

這是董軍2023年12月出任中國國防部長後,中美防長首次會晤,兩人在今年4月進行視像通話。

奧斯汀上一次是在2022年11月在柬埔寨與中國時任防長魏鳳和會面。中國前防長李尚福去年3月上任後,由於李尚福此前就受到美國制裁,北京拒絕華盛頓關於中美防長會晤的要求。李尚福去年10月被免除中國國務委員和防長職務。

在這場備受關注的軍方高層對話中,雙方沒有掩飾在台海、南海等問題上的巨大分歧。

奧斯汀對解放軍「近期在台海的挑釁性行動」表達關切,重申北京不應以台灣的政權交接,即正常、例行的民主進程作為藉口,採取脅迫性措施。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024年5月6日在白宮出席活動(Reuters)

賴清德在5月20日在台灣發表被北京形容為「台獨自白書」的就職演說,中國大陸隨後舉行大規模圍台軍演進行威懾。

董軍則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外部勢力無權干涉」;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嚴重違背所作承諾,向『台獨』發出錯誤訊號」。他也敦促美國切實糾正錯誤,不得以任何方式「以武助獨」。

近期中菲因南中國海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金暗沙,Ayungin Reef)問題摩擦不斷,奧斯汀強調尊重國際法保障的公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南海。董軍則稱,中國「堅持平等協商解決分歧,但對加劇挑釁的行為絕不置之不理」。

2024年5月31日,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期間,與美國防部長奧斯汀進行場邊會晤。圖為董軍步行抵達與奧斯汀會面的會場。(Reuters)

吳謙在會後的吹風會上指,菲律賓「在仁愛礁等問題上背信棄義、挑性滋事,與外部勢力的慫恿支持密切相關」;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借軍演之機,在菲部署中導系統」。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中美防長這次會晤從形式上看,說明兩軍高層交往穩步推進;但從內容上看,兩國在安全領域的分歧和矛盾很大。

他說:「一個台灣問題,一個南海問題,雙方談得應該不輕鬆,也不大容易形成重要共識。」

2024年5月30日,在第三次新中國防部長對話前,中國新任國防部長董軍在新加坡檢閱儀仗隊。(Reuters)

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受訪時說,在中美存在根本性分歧的問題上,雙方無法說服彼此,「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管控這些分歧」。

對於中美將在今年年底前成立危機溝通工作組,駱明輝認為,中美為此制定時間表,會讓本區域感到安心。

吳心伯則指出,中國也希望避免發生意外,但在北京看來,中美「不僅要處理危機,更重要的是消除產生危機的根源……中國認為美國到中國周邊進行軍事活動,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這才是根源所在」。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