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罹難|調查報告:直升機沒偏離航線 機身無彈痕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消息,當地時間5月23日晚,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發布首份已故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及其隨行人員乘坐的直升機事故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經初步調查後發現,涉事直升機在事故前並未偏離計劃航線,且機身殘骸上並未出現彈痕或類似情況。
報道稱,伊朗專業技術小組於當地時間20日上午9時抵達直升機墜毀現場,採集訊息。在收集了事故可能涉及的大部份資訊後,於23日晚發布初步調查報告。報告顯示:
直升機事故前一直在計劃航線上飛行,未離開指定飛行路線;
事故發生前1分半鐘左右,事故直升機駕駛員曾與與飛行組的另外兩架直升機進行了通訊;
在墜毀直升機的殘餘部件上未發現彈痕或類似情況;
墜毀的直升機在到達高空後起火;
由於地區情況複雜、大霧瀰漫、氣溫較低,搜救行動持續整夜,直到當地時間20日凌晨5點在無人機的幫助下確定了直升機墜毀地點;
塔台與機組人員的談話中沒有發現可疑情況。
報告還提到,與此次直升機事故相關的大部份訊息已收集完畢,但有些內容還需要更多時間來審查。經過徹底的評估和專家審查後,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未來將發布更詳細的調查報告。
當地時間19日下午,萊希在伊朗東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出席大壩開工典禮後返回途中,其乘坐的直升機「在瓦爾扎甘(Varzaqan)地區降落時墜毀」。除萊希外,機上還載有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東阿塞拜疆省長等官員。
20日,伊朗國家電視台證實,萊希及阿卜杜拉希揚等官員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
5月23日,伊朗已故總統萊希的葬禮在他的故鄉馬什哈德舉行。伊朗在比爾詹德(Birjand)和馬什哈德(Mashhad)為萊希等人舉行最後兩場遺體告別儀式。
萊希等人罹難後,外界對於事故原因猜測諸多。除天氣、地形和直升機本身問題還,還有輿論指向以色列,但截至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以色列與此次直升機墜毀事件有關。
20日,IRNA曾在一篇回顧報道中將直升機事故歸咎於「技術故障」(technical failure)。伊朗紅新月會應急管理指揮中心20日發布的公告中提到,在事發地區存在多霧、多雨、能見度較低等天氣狀況。
航空專家、前直升機飛行員比弗在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台採訪時稱,他認為雲層、大霧以及低溫是導致直升機墜機的原因之一。
航空專家張維此前對@CCTV國際時訊 介紹,直升機的下降過程一般情況下會有一個進近,然後在降落場上空靠地面效應懸停的過程,也即「軟着陸」。而「硬着陸」是指直升機以很快的垂直加速度或者加速度率重重地落在地上,輕則造成起落架損害,重則甚至損害機體結構,在後者情況下,事故容易比較嚴重。
從圖片、影片展示的現場情況來看,事故發生地是山區,地形很複雜、天氣很惡劣。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對觀察者網表示,「這些都是直升機最怕遇到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日前告訴觀察者網,伊朗媒體稱萊希所乘直升機為美制「貝爾212」,機型老舊,受美國制裁影響缺乏維護,側面反映出伊朗因美西方長期制裁而面臨的困境。據伊朗Khabar在線新聞網站介紹,美制「貝爾212」直升機於1968年首飛,1998年停止生產。
美國軍事分析師、美軍退役空軍上校萊頓(Cedric Leighton)也分析說,在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後,伊朗「難以獲得直升機備用零件」,可能無法替換老舊損壞的部份。在萊頓看來,這是除了天氣原因外可能導致墜機事件發生的因素之一。
「美國制裁應對致命的直升機墜毀負責」,IRNA 20日引述伊朗前外交部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的說法,稱美國應對萊希及其隨行人員遇難一事負責,因為美國對伊朗航空業實施了制裁。「美國通過制裁向伊朗出售航空工業造成了總統及其同伴的殉難,美國的罪行將載入伊朗人民的史冊。」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