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新加坡副總理人選偏重延續和經濟 「重頭戲」還看下次重組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新加坡候任總理黃循財委任屬於第三代領導團隊的貿工部長顏金勇為副總理,受訪學者和前議員認為,這樣的選擇似乎偏重延續多過接班;側重經濟課題多於地緣政治挑戰。但與此同時,他們覺得這只是過渡的安排,全國大選後的內閣重組才是重頭戲。

黃循財星期一(5月13日)接受尚達曼總統邀請組織新政府。根據新內閣名單,除了擢升顏金勇為副總理外,另一名副總理將繼續由王瑞杰擔任。

此外,李總理早前已接受黃循財邀請,卸任後留在內閣擔任國務資政;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也將留任。

對於這樣的安排,行動黨前國會議員張有福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黃循財已經有兩名經驗豐富的國務資政輔佐,已經能夠確保政府的延續性。若副總理可以由兩名來自第四代班子的部長擔任,就可以在延續和接班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他認為,新總理可以等到大選後,再重點調整不同世代領導人任命的問題,因為到時可能引進更多有潛力成為政務官的新議員,就會有更多選擇。

學者:3G部長出任副總理乃明智選擇 避免外界揣測4G部長排位順序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主任比爾維爾星(Bilveer Singh)副教授反倒覺得,由來自第三代領導團隊的部長出任副總理是較明智的選擇。

他說,若現在直接委任另一名第四代部長為副總理,可能會引起外界揣測新一代部長之間的排位順序,反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況且,黃循財早前已表示這次內閣重組不會有大變動。

新一屆政府中,黃循財和王瑞傑都是處理經濟課題的能手,顏金勇掌管的貿工部也與國家經濟息息相關。這個「經濟鐵三角」組合,讓比爾維爾星較為意外。

他認為,除了經濟外,目前的地緣政治緊張,包括美國總統選舉在即,印尼將迎來新總統等,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這時候應該有個對地緣政治有深刻了解的人出任副總理,曾是外交部長的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會是合適的人選。

分析:黃循財在「打安全牌」 大選後才見「真正的重組」

在受訪學者和前議員看來,這次的內閣重組是一次「低調重組」,黃循財是在「打安全牌」,必須等到大選之後才會有「真正的重組」。

前國會議員殷吉星(Inderjit Singh)說,黃循財或許覺得選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經過歷練的團隊。「但這樣的做法有利也有弊,因為到時選舉結果可能被視為是對黃循財,而非整個第四代領導團隊的認可。」

他預測,視大選結果,若黃循財在來屆選舉中獲得強有力的委託,他將對內閣做出重大重組。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許林珠博士希望在下一輪重組中,無論是部長的種族或背景,都可以看到更多元的組合。這包括擢升馬來族或印度族政務官進入內閣,以及讓更多有私人界背景,或來自非政府機構的議員擔任政治職務。

對於可能有哪些變化,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則預料,到時多數的第三代部長將退休;委任一兩名年紀與黃循財相仿的副總理;讓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以及總理公署部長、教育部兼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齊博士掌管一個部門。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